叶尔康说:“你不行。你才比她大不了多少就跑来占便宜了,不能。”
老蔡嘟囔:“你这人小气,太霸道。”
老蔡让白玛去做糌粑,被叶尔康拦住了,说大家都带有干粮,等会就着奶茶吃就好。
茶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而奶茶更是待客的主要饮料之一,藏语称“俄甲”。奶茶的制法是,在茶壶或茶锅里放进茯茶,让水沸煮,待熬成咖啡色,然后往熬好的茶水里放进鲜奶,再烧开即成奶茶。
叶尔康和老蔡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其他队员们确实劳累了,坐在毡房前的空地上无精打采,有的人甚至靠着毡裙呼呼睡着了。
白玛边熬茶边新奇地看着这些远途跋涉而来的人,特别是见柳絮摘了工作帽,露出一头浓密的长发,愈发惊讶,她长得可真漂亮呀。柳絮捕捉到了白玛的眼神,友好地冲她笑笑,走过去想给她帮忙。白玛说,不用,这很简单的,一会就好。这几年老蔡给白玛教说汉话,现在她已经说得很好了。白玛一笑起来牙齿显得很白,那张鹅蛋形的脸庞线条弧度流畅,整体轮廓均匀,就是下巴略显得长了点。
可能是白天喝了一肚子冰凉的河水,柳絮有些闹肚子,往山包后跑了好几次。唐亦芎发现了,看她发蔫无精打采的样子,关切地问她,“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她显得不好意思,但还是告诉他说:“肚子喝坏了。”
唐亦芎去找老蔡,从他毡房找来了治拉肚子的藏药,让她服下。
不消一会,草原上飘起了奶香,篝火也点起来了。
吃饱了,喝足了,疲劳似乎也解除了。在白玛一曲纯美的高歌下,年轻人的兴致被调动了,围着火堆跟随老蔡第一次跳起了锅庄。柳絮感觉腿发软,跟着转了一圈就在边上歇着了。
夜风轻缓、柔和,远处山坡上的五彩经幡在月光下舞动。经幡藏语称“隆达”,是一种用棉布、麻纱、丝绸等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彩旗,有蓝、白、红等各种色彩。
篝火熊熊,映照着大家的笑脸,叶尔康即兴唱起了苏联歌曲《小路》,韵味醇厚,余音回荡,缭绕: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
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
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这里有纵马驰骋的牧人,毡房、藏獒、牦牛,还有雪白的羊群和花朵一样美丽的女人。这里也有跋山涉水的地质队员们,放大镜、罗盘、地质锤,沉甸甸的岩石标本绽放绚丽的青春。这里更有悠远的牧歌,情真、意浓、感怀,将人们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那迷离的音符牵着情思与遐想,令人陶醉,痴迷。
当夜深了的时候,毡房外的篝火渐渐熄灭,火堆旁已没有了人影,男男女女都拥卧在老蔡宽敞的毡房里。
这晚,柳絮和白玛睡在一起,感到很困顿,却又一时难以入眠。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柳絮不后悔,尽管很苦,很累,但心里感到踏实。一天作业下来,增长了许多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她的确感受到了正如叶尔康所说的“浪漫”。山高谷深,鸟道盘错,山崖上雄鹰凄厉地呼啸、俯冲,瞬间又扶摇直上。她被感染了,迎着山野的风,张开双臂,感觉要飞起来了。她听叶尔康说,祁连山一名来自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峰峦巍峨,地貌峻险,怪石嶙峋,难怪被称作“石骨峥嵘”。那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竟是那样气势雄伟。旖旎的风光中,她看到在祁连山的雪线之上,竟然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柳絮不知多会才睡着了,第二天睁开眼,毡房只有她一人。
她急了,赶紧窜出,四周静悄悄的。
白玛在那边挤奶,她走过去一问才得知,在老蔡的引领下,分队在天刚蒙蒙亮时就走了。因考虑到她身体状况,叶尔康没有叫醒她。
“他们怎么能这样?”她跺脚。
白玛望着她满面笑容。
昨夜,叶尔康在和老蔡闲聊中得知,十三年前从祁连山的南麓来过一支地质考察队,当时老蔡把一块从山里检到的又黑又重又硬的石头拿给那些人看,有一位姓金的先生反复看过后说:“哦,这不值钱,扔掉吧,要找有用的。”原来他们是找金矿的,对其他矿藏不甚感兴趣。此时说者有心,听者更有意,叶尔康急不可耐地问道:“是哪里捡到的?快带我们去。”老蔡笑了,“就现在?那也得等天亮了呀!”叶尔康也笑了,“我有点等不及了,明天,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
“行,没问题,看来你还是个急性子。”
柳絮以为出行的小分队当天就能回来,谁知这一走就是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