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欺君之罪(1 / 2)逍遥天启首页

自己终究没有看走眼,陛下还是圣明之君。

一直以来,他始终坚信,陛下这三年来是故意纵容魏阉,清除朝堂只会空谈的文官,然后亲自理政掌权。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只是,陛下却对他这个老臣有些不信任了。

不过,情有可原。

老实说,京营这几年在他手里,逐渐走向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无可否认。

但是……

张惟贤挺起胸膛,凝声对天启皇帝说道:“陛下,臣之先祖张玉、张辅、张懋皆掌京营,传至臣已然七代。

臣不肖,才能平庸碌碌无为,无先祖之赫赫战功,却得福六十三载,愧对先人,有负陛下之隆恩。

然臣有满腔热血,愿为大明以身许国,肝脑涂地,更愿为陛下誓死效命!

今陛下要重组京营,恢复京营昔日之辉煌,别说臣一人,便是张家子孙俱责无旁贷,理应出力效命。”

听完张惟贤的话,天启皇帝动容了,他相信英国公说得是真心话。

大明开国之初,与国同休的五位一等国公,原本并无高下之分。

奈何英国公的后人争气,传承到七代,有三人死后封王,为大明做出巨大贡献。

遂有天下勋贵世家,皆以英国公府为首。

至于说张惟贤本人,在万历时期,前半生也是戎马倥偬,可后半生因为朝局困顿,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此,自然难忍胸中抑郁,总想着能够重新恢复京营辉煌,驰骋疆场,一展心中抱负,与先人比肩。

其实,认真说起来,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历史上,泰昌、天启、崇祯三位帝王都是由他保驾护航,才能坐稳皇位。

正是应了那句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爱卿满门忠心体国,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天启皇帝手指敲打着龙椅,肃然称赞。

张惟贤可用,能用啊!

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就凭着英国公的身份,就是一个大大的招牌,一面标杆。

京营整顿,有他鼎力支持,必然事半功倍。

“陛下,臣不才,成国公府上下亦愿为陛下誓死效命!”

朱纯臣扭动着肥胖的躯体,不甘人后俯身表忠心。

旁边,徐允祯不满的瞥了他一眼,卧槽,怎么让他抢先了。

不过同时,他好像看见陛下嘴角一抽,分明是冷笑。

难道陛下对成国公不满?

何止是不满,天启皇帝简直恨不得宰了这个不要脸的狗东西。

历史上,崇祯九年,张惟贤去世,下一代英国公张之极丁忧,朱纯臣执掌京营。

可这狗东西不仅彻底祸害了京营,还在崇祯十七年,叛军兵围京城之时,献齐化门,与陈演上表劝进。

搞得快递小哥李自成都看不惯他这种无耻行为,下令处死。

现在,这狗东西学英国公说这种大义凛然的话,天启皇帝能高兴吗?

成国公府上下愿为陛下誓死效命,骗朕呐?

历史上,崇祯小老弟眼看大明江山快要凉凉了,满朝文武,宗室外戚,或软弱无能,或各怀心思,竟没有一个可用的人手。

于是便在德政殿召集他们说:“按照祖制,勋臣的儿子,都要进京营练骑射,各位家里有适龄的子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