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之令人长生。”
《太平御览·卷七十·地部三十五·泉水》引《十洲记》曰:
“瀛洲青玉膏山,泉如酒味,名之为玉泉也。”
《艺文类聚》引《十洲记》曰:
“瀛洲有玉膏,如酒味,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乃令人长生。”
《初学记》引《十洲记》曰:
“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
《艺文类聚》引《十洲记》曰:
“瀛洲有玉膏,山出泉如酒味,名为玉酒。神鬼人三界连接之处,瀛洲是指连接神界与人间地点的结合部。”
是为“海上仙山瀛洲”。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邀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太学博士陆德明及孔颖达、王府记室参军事虞世南和姚思廉、蔡允恭、颜相时、于志宁、许敬宗、苏世长、李玄道、薛元敬、薛收、李守素、盖文达、褚亮、苏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唐太宗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秦王李世民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这就是“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来历。
说法,来源于唐朝。而唐朝诗人李白在《全唐诗》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故事,也见于《新唐书.褚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招贤纳士,网罗人才,设立“文学馆”,让杜如晦等十八人分为三班,每日有一班六人值宿,与众人讨论诗文典籍,号“十八学士”,中佳者谓之“登瀛洲”。
“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登临者可以成仙,长生不老。
又因皇帝李世民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李世民和他们“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全唐文》)当李世民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藏书之所,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集聚了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英才,“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唐会要》)两馆相继只有几年,荟萃人才,开拓文化,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