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欺诈司(二)(2 / 2)无光密教首页

打不赢,就不要活着回来!

四艘东王庭的援军战船仍在坚持战斗,但已是强弩之末,用以击退土耳其人的石块和火炬已经告罄,热那亚的水兵同五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苦战数小时,手足灌铅,浑身酸软无力。

杀,牺牲,献祭,日月无声,神祗无光,时间乱了,空间摇曳在海平面上。

地平线上闪烁着太阳光,红日,却不知是白昼将近西沉的红日,还是黎明曙光升起的红日。

无论如何,热那亚的船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完了,全完了。

太阳光照在了海面上,就在这时,发生了一点什么。

嚎啕大哭、怨天尤人、心中绝望的东王庭人看见了奇迹发生:先前消失的风,如今又吹向了金角海湾。

风!是风!

东王庭祈祷的风、渴求的风,又苏醒了!

四艘大船疲软的船帆顿时鼓地又大又圆,风力如此强劲,以至于船头被风力推动,向上扬起,蓦然起动。

热那亚船只猛冲向前,把包围它的小船甩在了后方。

它们自由了,它们获救了。

城墙上的围观者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土耳其人咬牙切齿地看着这一幕。

唾手可得的胜利失去了,人力的苦战,终究拗不过神只的庇佑。

第一艘大船、第二艘大船……四艘船依次驶入金角海湾,降下的铁链再度升高,以防敌船闯入。

在海湾之外,土耳其人的小船无可奈何地散布在海面上。

东王庭人希望的欢呼声回荡在海面,漂浮在这阴郁绝望的孤城上空。

困兽一般的东王庭人一夜欢欣若狂,黑夜总是激起感官丰富的想象力,被围困的人们开始幻想自己业已获救,安全了。他们幻想此后每个星期都有新的船舶到来,像这四艘战船一样幸运地进入海湾,卸下粮食、运来士兵。

然而,苏丹是一个颇富想象力的人。

他的想象力和东王庭子民那不切实际的想象并不一样,他是另一种类型的、更为罕见的梦想家,他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意志迫使想象成为现实。

他拟定计划,然后实施。

保护君士坦丁堡的金角海湾难以入侵,于是,他拟定出一个天才的计划,通过陆路,将他的舰队从外海运往金角海湾内港。

这一极其大胆、形同荒谬的计划似乎无法实施,当年汉尼拔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尚且只是运送大象、士兵以及粮食,但运送船只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但,正像当年的罗马人没有想到汉尼拔会翻越陡峭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如今的罗马人也不会猜到苏丹的计划。

根据人世间的全部经验,船舶只能在水中航行,舰队翻越山岭前所未见。

然而,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正是区别庸碌者和伟大之人的绝佳行为准则;人类不喜欢千篇一律的战争规律,在特定的场合,真正的战争艺术家唾弃屡试不爽的方法,而对临期想出的绝招情有独钟,提供天马行空非凡想法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军事天才。

一场注定走入历史的行动,开始了。

他命令人悄悄准备无数圆木,由能工巧匠制成巨橇,他又派人把船舶从海里拖到陆地上,将摇动的船舶固定在巨橇上,就像放在一座活动的船坞里。

这时,土耳其人的数千名挖土工人开始平整道路,使佩拉山狭小的土路可以适应运输作业。

为了不使敌人对苏丹突然征集工匠的行为有所察觉,他下令,越过中立城市加泰拉,用臼炮日夜不停地猛烈轰击,炮击本身毫无意义,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船队翻山越岭,从一个水域运送到另一个水域。

东王庭的守卫们一心以为敌军只能从陆路发起进攻,因此加紧防守。

与此同时,无数涂抹有滑腻油脂的滚木运作起来,大滚木上放着苏丹的巨橇,无数公牛拉动巨橇,朝山顶慢步走去。

夜幕低垂,视线模糊,这一场不可思议的漫游开始了。

一切伟大的事业,必先出自默默无闻,一切聪明的行动,必先经过深思熟虑。

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奇迹中的奇迹诞生了:一支舰队在山岭上行驶。

孙子曰:兵不厌诈。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者,诡道也。

在此地,他证明了自己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谁都料想不到苏丹下一步的行动。

在轰击城墙的隆隆炮声中,他的命令有条不紊地被执行,至少有五十艘奥斯曼帝国轻型船只越过佩拉山丘,在一夜之间翻山越岭,穿过葡萄园子,穿过田野和森林,像空降一般绕过守卫港口入口的铁链,进入了金角海湾,驶向君士坦丁堡的海墙。

次日清晨,东王庭的子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支敌军舰队凭空诞生,满载士兵,扬帆行驶在海湾当中。

没等君士坦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土耳其人的欢呼已经响了起来,长号吹奏,战鼓齐鸣,苏丹的妙计大获成功。

整个金角海湾已经落入苏丹军队的控制中,现在,他的铁腕收紧了。

围城之中的人民知道,现在只有欧洲能拯救自己,但是,如何向外求援,成了一个问题。

土耳其舰队遍布马尔马拉海面,如果放出舰队突围,无异于葬送舰队。

因此,困兽做出了决定,只派少数几人乘一只小船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