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言,父亲有了过错,儿子应当指出来,你食了隋朝的奉禄便应当尽臣子的本份,怎么能因为官职卑微而失了臣子之职呢”
李世民责备道
“陛下,商纣时,比干因谏而被杀,圣人称之为仁,但比干位高权重,应对国家和君主尽责,而臣官职低微,言之无用,徒亡性命,又何须谏言呢。”
杜淹急忙分辩道。
“哦,卿家官小言轻,那么王世充时,卿家可是吏部尚书,也未曾听闻卿家有所谏言。”
李世民言道
“臣不是不谏,只是谏了他也不听。”
杜淹嘟嘟囔囔道
“王世充若是贤明,听从正确的谏议断不会亡国,若是昏庸,必不会留卿家性命,不知卿家是如何谏的呀”
李世民笑问道。
此时杜淹已伏在地上满脸通红。
“起来吧,你往日所为皆有缘由,朕不怪你们,但如今你已为国家重臣,可要直言谏言呀”
李世民觉得已是火侯,便转而温言道。
陛下,臣一定为国家尽忠。
贞观元年三月,凉州都督李元凉谋反,李世民闻讯急派亲信宇文士及前去征伐及处理善后事宜。一日李世民忽然招来高士廉
“高爱卿,朕听闻你要反呀”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言道,高士廉是长孙明月的阿舅,明月及无忌兄妹幼时孤苦无依,是高士廉将兄妹二人收留,玄武门事变,士廉立有大功。
“陛下何出此言,臣深受皇恩,断不敢反。”
高士廉大惊道
“听说凉州有份密报在卿家处,不知可有此事。”
李世民问道
“陛下,凉州确是有份密报在在臣处。”
高士廉心中大惊,顿时汗如雨下,虽强行保持镇静,却依然声音颤抖,掩示不住内心的恐慌。
“密报是何内容。”
高士廉耳中传来李世民阴沉的声音,在他听来仿佛来自地狱,一种鱼肉对刀斧的恐惧。
“陛下,是揭发宇文土及谋反。”
高士廉言道
“即然言明士及谋反,卿家为何压住密报,不与朕知晓,难道是与士及共谋吗”
李世民厉声喝道
“陛下,臣虽压下密报,但也是出于为朝廷着想,士及乃当朝宰辅,若公布于朝堂,必将引起朝堂振荡,臣只想了解实情,再报于陛下,陛下,士及为人断不会反,臣才会采取息事之法,臣已查实,宇文士及并未谋反,只是掠财历害了些。”
高士廉久经世事,已经镇静下来。
“这个朕知道,但朕是皇帝,臣子的反与不反只能朕来说,你不能说,明白吗”
李世民看了高士廉一眼继续说道
“念你往日的功劳,撤去侍中一职,去安州任都督吧,至于宇文士及,朕也已察明,他在凉州作威作福,激起了民愤,有负皇恩,招回吧,做朕的殿中监,负责朕的日常饮居吧。”
李世民何以知晓呢,实为杜淹尽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