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8章 说亲(2 / 2)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首页

现在家中近况好上些许,大孙儿的亲事瞧着倒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再加上这是长孙儿媳,人选品性上也需慎重些。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宋平的亲事一拖再拖。

现在吴氏见张媒婆提起孙儿的婚事,便顺势问道:“我家阿平年岁的确不小了,不知是哪家小娘子?”

张媒婆一听有戏,立刻眉开眼笑,凑近了些说道:“就是我们张家村的,家里条件可不错呢!他们家买了十几亩地,老子娘在家种着。”

“如今一家人搬到城里住,还开了一间杂货铺子。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姑娘是最小的,从小被她父亲宠着,性子伶俐,又会持家。要是嫁到你们家来,陪嫁定然少不了,绝对是个好媳妇!”

吴氏听了,心里琢磨了一番。

这样的条件,放在以前,自家怕是高攀不上。凭着孙女的本事,大儿家里的近况如今也好上许多,倒是可以考虑。

不过,她没有立刻应下,而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大儿媳.

吴氏心里清楚,自己年纪大了,将来孙儿娶了媳妇,和大儿媳这个婆婆相处的时间最长。

要是婆媳不和,闹得家宅不宁,那可就不美了。

“这事儿你怎么看?”

杨氏早就竖着耳朵听着,见婆婆询问自己的意见,她凑上前,脸带笑意的道:“张婶子,这事儿不是我们这些做父母说成就成的,还的看看孩子的意思。”

张媒婆见有戏,立刻会意道:“这事儿好办,我那侄媳妇一直想买一件羊毛衣,苦于一直无货,老嫂子能否通融,通融,我带了她们来家里采买。”

说亲说亲,若是亲事在没定下来之前,男女之间相看还是要寻个合适的理由。

这样即便说亲不成,也只当是来采买货物,并不会影响到女儿嫁的名声。

杨氏一听这话,先是看了婆母一眼,见她微微点了头,于是她也笑着应了下来,“如此,便麻烦张婶子了!”

张媒婆见对方应了下来,乐呵呵的甩着帕子道:“不麻烦,不麻烦。”

旋即端起方才的糖水,一饮而尽后,站起身道:“那这件事便这般定了,明日巳时我带人过来。”

“这会不会太快了些?我们也没个准备。”杨氏迟疑。

张媒婆挥了挥手,“你就当是在接待客人,这才自然呢。”

“那这件事就这般定了,我就先回了。”说罢,也不给对方返回的机会,匆匆告辞而去。

杨氏看着风风火火跑没了影的张媒婆,不由长叹一声。

吴氏见儿媳这般,笑问道:“这是怎么了,给阿平相看,不是好事吗?你怎么叹起气来了?”

杨氏抿了抿嘴,患得患失的道:“娘,这姑娘要是看不上咱家阿平怎么办?”

“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家阿平既能干,又肯吃苦,现在还勤学认字,也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儿郎。”

杨氏想到现在每日都要往村学跑的大儿,瞬间挺直了脊背。

“婆母说的对,咱家阿平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