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媒婆从二吉家离开后,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转身朝村尾的宋芷家走去。
自从圣上给小河子村赐名一事传开后,小河子村的未婚男女便成了嫁娶的热门人选。
十里八乡的媒婆们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近些日子时常往小河子村跑。
而宋芷家,更是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原因无他,宋芷这位会赚钱的小娘子,名声早已传遍了整个县城。
要说先前宋芷还只是卖些青草膏之类的小玩意儿,名声并不算显赫。
但自从她将养殖羊毛的技艺推广开来,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她的名字。
如今,想娶这位能干小娘子的人家可不在少数。
张媒婆消息灵通,手中也有不少家资颇丰的人家寻上她说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她甩着帕子,一路走到了宋芷家的小食肆,正巧碰见了正忙活的吴氏。
“老嫂子,忙着呢?”张媒婆笑眯眯地走上前,语气热络。
吴氏见是张媒婆,心里也明白她的来意。最近来村里说亲的媒人不在少数,吴氏早已见怪不怪。
她笑着招呼张媒婆坐下,又倒了一碗糖水递过去。
张媒婆接过糖水,抿了一口,随即放下碗开门见山的道:“老嫂子,未免耽误你做活儿,我也就不兜圈子了。”
“你家阿芷年岁也不小了,可有相看中的人家?”
“我这儿有几个不错的人家,条件都挺好,你可要听听?”
吴氏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坚定:“你的好意我心领了,阿芷年岁还小呢,我们不着急。”
不是吴氏不给阿芷说亲,先前她伯娘提议要给这孩子说亲,气的这孩子直接去跳了河。
她可不敢再同孙女提议定亲一事,没的再惹了她不开心。
在一旁的忙活儿的杨氏,更是一句话都不应,显然是不准备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的。
张媒婆一听,心里有些着急,但脸上依旧挂着笑:“哎呀,老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这般年岁的姑娘,定亲正正好,没的好人家的儿郎被别人定去了!”
吴氏态度坚持,依旧不为所动的道:“那也是这孩子的缘分,而且我那大孙女是个顶顶有主意的,她爹娘又不在了,弟妹又还小,她是断不肯相看人家的!”
“我虽是她长辈,却也不好逼迫她,此事不提也罢!”
张媒婆见对方态度如此坚决,连听一听对方是谁都没兴趣打听,看来是真的无意给这孩子定亲了。
也是,这般能干的孩子,若是投身在她家里头,她也舍不得将之嫁出去。
于是她歇了给宋芷保媒的心思,眼珠一转,不放弃的追问道:“我记得你家那大孙儿是不是还未定亲呢?”
“我这儿倒是有一家合适的小娘子,与你家阿平最是相配,不知老嫂子可有想法?”
吴氏不敢应下孙女的亲事,但不代表他对孙儿的亲事不着急。
这多多长时间了,先前大儿子回娘家,亲家给介绍个姑娘,家境差了些,大儿媳又有些不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