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儿子的亲事,总不能顺利定下,杨氏这心里头总归是不得劲儿。
趁着吃过午食,食肆又不忙,杨氏便拉了宋芷叮嘱道:“阿芷啊,明日有媒人借着来家里买羊毛衣的由头,带着人来与你大哥相看。”
“你是个机灵的,明日从旁也瞧一瞧那小娘子的品性。”
杨氏其实也是想着宋芷姐弟几个能够相处的来,毕竟此事若是能成,将来可要生活在一处的。
宋芷听说要给大哥相看,立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道:“伯娘放心,等人来了我一定好好相陪。”
听了这话,杨氏这才放心下来。
在与侄女提过此事后,她又在家中转了一圈,始终没见到大儿的身影。
于是他抓住在院中玩耍的小儿问道:“你们大哥呢?”
宋成正在给兔子喂食,闻言头也不抬的回道:“大哥在村学练字呢。”
“这孩子,大中午的练什么字。”
杨氏嘴上这般说,却也没有去寻人。
在三个儿子当中,大儿算不上最聪明,却是最勤恳努力的。
每日不是去田间地头巡视庄稼,就是在后院忙着做货,装货。
午间、晚间空余的些许时间,也是在村学练字,记录庄稼长势。
郑慧回家吃过餐食后,便会再来村学里头转一转。
中午闲暇时,得了空闲,想识字的村民们时常会寻到村学来同她请教。
她也会抽出小半个时辰来,教授他们识字。
只是近些日子,村里忙着生产水泥,中午来村学找她识字的人,少了很多。
郑慧来的村学时,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宋平一人伏案而坐,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教室内,将他的身影镀上一层光影。
见他眉头紧锁,似乎是被什么给难住了,紧锁眉头的看着手中的书册半晌不曾翻动。
郑慧是知晓宋平时常午时来村学的,她也经常为他解惑,但这还是第一次,两人单独相处。
郑慧站在门边,看着他坐的笔直身姿,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虽不似书院中的学子一身书卷气,反而因着时常劳作,瞧着十分有精神气。
郑慧就这样在门口打量着教室中的人,看着他那副认真的模样,也不知怎么的就想起阿奶曾经提起过,想让宋平与她结亲,脸上不禁泛起一丝红晕。
宋平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正好对上郑慧打量的目光。
盯着人瞧,还被人抓住,郑慧心虚的笑笑,没话找话的道了一句,“怎么就你一人!”
话一出口,她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心中暗暗唾弃自己一声,没出息。
宋平见到郑慧,也是慌忙站起身想要与她打招呼,许是动作太快,只听咚的一声,膝盖撞到了课桌。
宋平一边龇牙咧嘴的揉了揉被撞腾的膝盖,一边回答郑慧的问题,“应是村中繁忙,这些时日许是没空来这处认字了。”
郑慧见他这般笨手笨脚,被撞了,还不忘回她的随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