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康家之变(1 / 2)诸天荡魔志首页

“赵师傅,你还没好啊?”

夜色中,年轻人不耐烦地跺了跺脚。

天命之年的老鳏夫面色平静,拿起蒲团旁的三根长香,淡淡地说:“小奎,别急。”说罢恭恭敬敬地冲着小桌上的神像磕了三个头,将手中慢慢燃烧着的香稳稳地插到了神像前的香炉里。

做完这一切,老鳏夫赵晚贵才从蒲团上颤颤微微地站起来。由于常常在更深露重的夜里当差的原因,他的膝盖一向不太好。

年轻人咂咂嘴,强忍着内心的无奈,上前扶起赵晚贵。毕竟,赵晚贵也跟自己父亲的年纪差不多了,小时候自己还叫他一声赵叔不是?

赵晚贵轻轻推开小奎,自顾自地走出小屋,抬起头看天,半响没有说话。

小奎跟在赵晚贵身后走了出来,他也抬头,却发现天上也没啥稀奇的:一轮半残的月牙吊在半空中发出黯淡的光芒,几颗星子在薄薄的云层中时隐时现。

小奎有些不以为然,也许人老了都这样吧,整日里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片刻后,小奎忍不住开口道:“赵叔,快子时了,王麻子那边应该交差了。我们……”

赵晚贵收回目光来,看向小奎,昏暗无神的眸子动了动,点点头,又折回屋内拿出了一个破旧的灯笼。灯笼的表面糊着一层褪色的红纸,上面绘有一些简单的图案,大多是些鬼差、神兽,也有一些狰狞恶怖的妖魔的形象。灯笼被一根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粗绳子拴在一条似乎是骨质的细棍上,尾端握在赵晚贵枯瘦却依旧有力的手掌里。

风一吹,灯笼随风摇摆,纸面上手绘的神鬼妖魔们好像活过来一般,在光阴中扭曲挣扎。

小奎则提着一面不大的铜锣跟在赵晚贵身后,另一只手里攥着一根短粗的木棒。

两人慢慢地走上了街道,街上已是空无一人,只有风呼啸的声音。两人正是这定州城内夜巡的更夫。

此时已到子时,按照大宋律法,境内百姓皆不得外出。倒不是什么担心有歹徒半夜行凶,只不过是为了稍稍保护下一般凡人的小命,不至于大半夜的横死街头。整个东土都有这样一句话:夜晚不是属于人的时候。

因此,与其说巡夜的更夫是为了在夜间报更,不如说是人们在黑夜中宣示存在的一种手段,希冀着他们身上微弱的朝廷气运和阳气能让鬼怪们有所顾忌,并且监视好城中的大部分地区,一旦出现意外就赶快去衙门报告,防止一些或强大或愚蠢的妖魔造成不可控的破坏。

现如今的大宋采用的是两班法,一班更夫值守在黄昏后到子时期间,另一班更夫则于子时开始在城中走动,直到寅时。更夫们每班有两个人,一人提灯笼走在前面,一人持锣跟在后边。灯笼叫镇魂灯,锣叫法锣,名字起得好听,有些法力在上面,但也不过是两件连凡人都能使用的货色,真对上什么妖魔鬼怪,指望这点破烂儿,骨头渣子都给妖魔嚼没了。

更夫们几乎是采用一种师徒制来发展下一代,往往是一老带一新。赵晚贵和小奎两人就是这种情况。

老实说,小奎其实未必是最合适的传人,但赵晚贵也别无他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来当这午夜更夫。赵晚贵只好暂时先收着他,教他本事,走一步看一步。想到这,赵晚贵其实都有些头大。

……

小奎看着前面赵晚贵瘦削的背影,心中也感到颇为复杂。其实大家都知道更夫其实并不是一个好营生,昼夜颠倒不说,最主要的是危险,夜幕里随便一个稍微强大一点的鬼怪都能将他们开膛破肚。

但相较于在城外劳作,随时有性命之忧的人们,当更夫已经足够安全了。他小奎之所以能够当上更夫,还是多亏了他在衙门里当差的姐夫。不过,就小奎个人而言他并不乐意当这劳什子更夫,年纪轻轻就只能像个游魂一样游荡在巷道中,和一个面目阴沉的老人一起熬夜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那些传奇故事里的才子大侠鲜衣怒马的生活才是他向往的。眼下,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小奎暗想。

……

两人走的其实不快,但定州城也不过是一座不大的城池。不久后,两人就走到了富贵街。富贵街紧邻平安街,也是条大户人家聚居的街道。

康家就位于富贵街上,康家的老太爷就是定州人士,早年走南闯北创下了一份了不得的基业,祖上也曾入朝为官,算是定州城里的大户,近年来更是与苏家联姻,在定州内势力不俗。

此时,远远地望去康家的府邸门口仍然有两个家丁打扮的身影。

赵晚贵眉头微皱,没有说话。

小奎微微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寒潮来临,关灯关门!”微微沙哑的嗓音在空旷的街道上飘出很远。

两人渐渐走近了康府,赵晚贵的脸色渐渐严肃,脚步渐缓。小奎跟在后面一头雾水,但也下意识地慢了下来。

康府,已近在眼前。两个家丁站在阴影里,看不清面孔。

“康家人,贵府今晚可有异常。”赵晚贵将灯笼往前探了探,小心翼翼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