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6章(2 / 2)天下末年首页

高诚没有立即表示,而是向严颜询问道发生在军中的另外一场重变。

军区制度改革,对各军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裁退老弱就不一样了。

军中有太多是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兵,而这些老兵基本都是为国朝征战多年。

久经沙场的他们,精通战阵搏杀之术,却早已经忘了田埂间的精耕细作。

现在一经裁撤,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生活间的种种困扰。战争后遗症不只是未来才有,这个时代也同样存在。

更不用说,还有一部分人早就没了妻室家小。

而随着大规模的裁撤老弱,必然也会对仍留在军中的老兵产生极大的心里压力。

“陛下不必忧心!”

相比起高诚的忧心忡忡,严颜倒是显得很轻松,不急不忙的解释道:“陛下,其实军中上了年纪的老兵,大多都希望能早日回归故土。他们拼杀十几年,攒了不少钱财,又有军爵在身。不能回到家乡,这些又有何用?”

“再者,前汉之际,新兵入伍,戍守边疆,晃眼数十载。去时少壮,归来苍首,引得多少人呓语长叹。更有甚者,至死不得归乡,埋土万里之遥,何其悲苦。如今,陛下念诸将士戍土之苦,许五十归乡,军中将士无不感怀天恩!”

高诚愕然间,也愣住了。

也是,自己倒是一直想着这些老兵退伍归乡后,可能会面临种种困境。却是,疏忽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从军数十载,南征北战,飘零四方,艰苦的条件也会让军士愈加的思念故乡。

身受华夏传统思想,谁不想时刻呆在故乡,陪着妻儿老小?

即是天下大乱,为保故土,披挂戎装,辗转征伐,也无不希望早日归乡。纵是身死,亦念落叶归根。

高诚默念感怀间,严颜也继续说道:“另外,将士们退伍补助,军务司及地方军属司都在盯着。大将军府及总参府、兵部,都有派人核查,谁敢上下其手,不用陛下吩咐,臣拼了这官不做,也要纠查到底!”

“严卿此言重矣!当真有此宵小,朕也不会徇以私情!”

高诚也向众人表达自己的态度,毕竟退伍补贴要是出了差池,很容易引起军中将士的激愤。在这即将准备一统北方的前夕,不得不重视。

“如今赵国的情况如何?”

“不太乐观,若是国朝不出兵的话,只怕赵国要不了一个月,就得退守邺城了!”

贾诩皱起眉头,考虑着赵、齐间的战事,摇头短叹。

高诚轻嗯一声,言道:“预料之中的事。不过,赵国多多少少给国朝争取了五年时间,足够了。”

“南边呢,又来使者了?”

“来了,三家的使者都来了,昨个还搁驿馆闹了起来!”

“礼部那边接待一下,国朝只有一个要求,即不能耽误吾大周统一北方的整体战略部署。尤其是吴国,未来平定中原,吴国的位置非常关键。”

高诚懒得见三家使臣,让他们搁眼前闹腾,还不如丢到礼部呢。

“老臣领旨。”

“文和,关于齐国、刘备以及南中的情况,总参府有何规划?”

贾诩上前,见礼道:“回陛下,南中地区的状况还算乐观。前两年的大战,南中损失了不少兵力,战线却始终维持在武陵、零陵一线。尤其是临湘失守,刘磐退至零陵后,南中吞并荆南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

“但最近吴、楚及交趾三方争执不休,也许会让南中以为另有可乘之机,不得不防。雍慎虽然老了,但其子雍闿亦是颇得南中人心。尤其是一直以来与雍氏合合离离的越嶲夷,已经全面倒向雍氏。”

“越嶲夷~”

高诚呢喃一声,面上倒无甚担忧,越嶲夷还不如武陵蛮呢。

“几年大战下来,南中诸豪族、夷帅,皆无所获,反倒损兵折将,这里面大有可用之机啊!”

侍中府令张松,适机言道。

高诚赞同的点了下头,看向郭嘉。

郭嘉拱礼回道:“调查司一年前便已经加强对南中诸豪族的渗透,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战争持久,的确使得南中不少汉民、蛮人颇有怨言。可同样,也使得南中诸豪族以及诸夷帅,顺利的吞并了许多小部族。”

郭嘉说完,不止高诚愣住了,其他人也都怔了下神。

这种骚操作,北方士族多多少少都干过一些,但波及范围小的很,且要么是有深仇大恨,要么就是击败对方后进行战后收割环节。

而南中士族及夷帅的操作,就属于借助战争侵吞附属,无限度的扩大自身利益。怪不得打了这么些年,南中还能坚持下去。

这要是北方士族敢这么干,下面附属的豪强、小宗早就联手把你卖了。

高诚心中也是感到无语……

战争打到这份上,还以为南中诸豪强、夷帅打上头了呢,结果搁这等着呢。

虽然基本盘没变,但几个身强力壮的联手把那些小弟手中的蛋糕抢过来吃,同样也做到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杀鸡取卵吗?

也不算。

南中诸郡局势本来就非常复杂,以战争作为理由,促使诸豪族、夷帅侵吞附属以及那些无所依附的小部落。不仅满足了各豪族、夷帅的胃口,同样也增强了雍氏的统治力。

要知道,南中只是一个联盟性质的势力。

在这种大鱼把小鱼、虾米都吃光的政策下,雍慎不仅能壮大雍氏本身的实力,还可以借此增强诸夷帅对雍氏的认同感。同时,给那些曾经打压过的豪族些许甜头,缓和两者的矛盾时,又能防止夷帅尾大不掉,平衡各方实力。

可以说,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即便雍慎夺取荆南四郡的计划破产,雍氏也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

“所以,现在针对南中的各种谋划,全都是事倍功半。”

最终,郭嘉无奈的长叹一声。

时势造英雄,便是如此。

雍慎是雄主吗?

显然,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雄主的要求。

但偏偏,各方局势变化之下,雍慎俨然已经成为了南中的王。

不同以往。

在这场战争之前,雍慎只是南中实力最强大的豪强,其余诸豪强、夷帅虽然臣服,但心里怎么想就不一定了。

而现在,雍慎就是众望所归。

“颇似…弄巧成拙啊!”

高诚亦是摇了下头,有些感慨事事不畅。

原本还希望利用这一场战争拖垮南方经济的同时,也把南中拖垮呢。

结果,反倒是让雍慎得了便宜。

“但无论如何,战场上的伤亡,作战消耗的物资,都是实打实的。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南中都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张松此刻的心情也很不爽,本以为还有表现一番的机会呢。

杨彪也趁机言道:“张府令所言不错,国朝削弱南中实力的目的,一样达到了。”

达到了吗?

高诚不这样看,但显然也不能再继续方才的话题了。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论,并不合适。

“不错,雍慎等人所为,必生南中兆民之怨。战争以及吞并的行为,造成了人口的大幅度削减。南中战争潜力,亦是遭受重挫,这对于国朝统一北方,非常有利。”

说完,高诚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南中的事还有得发展,国朝的目光此刻也不会转移到南中。而且,总参府面对南中这种情况,应该有所应对。

“南中的状况,总参府经过几番讨论,决定加强对永昌郡的支援。”

贾诩停顿了下。

高诚眉头一挑,看来贾文和有所顾忌啊。

“说说看!”

“臣请陛下降旨,于永昌置都督府,增吕凯、王伉爵。同时,对归顺国朝的南中豪强、夷帅加以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