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6章(1 / 2)天下末年首页

明武十三年,公元206年!

年终月底。

周朝朝会。

太子高龑、新任中枢府令杨彪、御史大夫杨懿、大将军严颜、尚书府令钟繇、侍中府令张松及六部尚书、仆射,引汇百官,殿下静伫。

随着内臣一声高唱,百官俯身恭迎下,身着天子冠冕衮服的高诚,缓步垂行,端坐于九五之位。

“起!”

“谢陛下!”

随着众卿臣山呼,朝会也正式开始。

作为新晋百官之首的杨彪,率先执白而出,言道:“启禀陛下,国朝自明武八年定下五年发展国策,时至今日,各州郡皆已奏表呈报。中枢府、尚书府、侍中府,三府协六部核定之下,已对各州布政司政绩效评,请陛下裁定。”

听完杨彪所言,身旁的内臣已经将中枢府的奏折,放置高诚眼前。

高诚打开多少看了一眼,随即合上,言道:“嗯,时经五载,各州布政司上下兢兢业业,使吾大周国力高涨,朕都看在眼里。稍后少府另选些珍宝赐下,以慰诸使君劳苦之功。”

“臣遵旨。”

少府秦怡闻言应声。

殿内诸人也随即附声和道:“陛下圣明!”

夸赞一巨厚后,尚书府令钟繇也奏道:“启奏陛下,国朝诸府、部、司、署及地方郡县、乡亭政改工作进展迅速。”

“善!”

高诚点了下头。

“启奏陛下,国朝五大军区,也已编改完毕。另,各地守备军及民兵社,悉已筹备齐全。”

“启奏陛下,各州、郡、县、邑、乡、亭更田及核查工作,也已悉数完成。”

“启奏陛下,吏部已核定绩评……”

“启奏陛下,吴国、楚国遣使奉表……”

“……”

在一声声奏禀中,朝会不到中午便已结束。

百官散去后,高诚便留下诸府、部高层人员,于宣室细议。

朝会上,大周是四海升平。

但在宣室内,却不一样。

众人随便吃了些茶、点后,便开始议定国家大事。

“益州灾情如何?”

高诚皱着眉头,看向杨彪。

杨彪摇了摇头,叹声道:“情况很是不妙,根据汉中那么探明的情况,白水关城在山崩之下,都化为废墟。沿途入蜀道路,多处断绝,粮秣物资很难迅速送入灾区。”

“具体受灾范围确定了吗?”

“大概区域已经确定,在广汉郡北部以及阴平郡南部诸县邑,受灾百姓约在八万至十万间。”

听杨彪说完,高诚心中稍松了一口气。

还好这次大地震发生的主要区域都是山区内,受灾百姓并没有达到不可估量的地步。

“不过汉中以及广汉郡南部,多地房屋倒塌,百姓亦有死伤。具体伤亡,益州布政司还未有奏表。”

杨彪没感觉有任何轻松。

自己刚执百官牛耳不过一载,就发生一场大地震,简直要亲命了。

这要是处理不好,恐怕年后自己就得引咎辞职。

“中枢府再下发一道政令,让汉中郡以及益州布政司务必迅速救援灾区。大将军府这边,也准备一下,调集南中军区主力,加入到救援灾区的行动。”

高诚思索了下,决定抽调军区部队。

益州的守备军以及各地民兵在第一时间就已经征召了,赶在这个时候不可能大规模征发青壮,否则万一出了啥乱子就不好了。

调军区部队一来可以彰显国朝救援百姓的决心与力度,二来也能安抚民心,震慑宵小。

严颜点了点,拱手应声。

“其他各州的情况如何?”

“去岁并州旱灾,现在基本上已经平稳下来了。只不过,郭使君来回奔波灾区,身子骨又受了寒。”

杨彪平静的说道。

高诚点着头,摇头叹息道:“唉~郭使君已经给朕递了两回乞骸骨了。如今,并州旱灾刚刚稳定下来,朕还是希望郭使君能再坐镇并州一段时日。”

说完,高诚扭头看向秦怡,言道:“这样,少府选些调补身体的宝药,再遣御医往太原,定要给朕照顾好郭使君!”

“臣遵旨。”

秦怡抬手应声。

“说说其他情况吧,今岁岁计如何?”

谈完益、并两地的灾情,高诚便将目光挪到户部尚书杨衡身上。

杨衡见礼说道:“今岁国朝税收比去岁增长了不少,其中税币达到了十六万七千六百万钱,工商税收占了七成,而粮税有八百四十二万石粮秣,这还是今岁并州欠收的情况下。”

“嗯~工部这边呢?”

“各地兵工作坊,今岁共计打造了札甲六千三百副,弓弩两万八千四百张,箭矢二百四十六万支。刀剑戈矛六万七千八百柄,盾橹四前二百副。此外,驽车七千辆,床弩三百架。”

韦端拿着揣在袖兜里的纸折,一项项说道。

毕竟这跟户部那边不一样,没必要把税收一项项道明。

“已经五年了,一统北方的筹划也要提上日程,工部这边除去百姓生活必须的器具以及农耕所需工具外,其余的都尽量转为生产军工。”

高诚话音一落,那边严颜就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准备了五年,不就等着这一刻的嘛。

“臣明白。”

韦端应了一声,这并不出乎大家的预料,休养生息图为的不就是增加战争筹码嘛。

“对了陛下,工部那边已经做出了火药,并进行了一些规模的试验。”

“噢?那待几日后,朕与诸卿家出城一观,工部做好准备工作。”

高诚心中一喜,火药这东西都已经摸索几年了,总算是搞出来了。

之前自己也不是没关注过,但大多都是个大呲花,根本达不到爆炸的效果。

“臣回去便安排。”

与杨衡安排完后,高诚便看向军中三巨头。

大将军严颜、总参府令贾诩、兵部尚书宋斌。

作为名义上的军方首脑,严颜在高诚目光转过来的刹那,即开口言道:“陛下,如今五大军区各部,已经整训、编组完毕。”

一句话,就代表了军方上下的意见。

五年来,天下各地纷争不断,大周几十万精锐看着别人打生打死,羡慕的紧。

毕竟,战功对于将校、士卒而言,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刚刚裁撤诸多老弱,这些人的退伍补助可有差池?各军士气现今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