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网上流传起来一个段子,说:
十年前小学生吃辣条,大学生喝咖啡。十年后小学生吃哈根达斯,大学生吃辣条。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吃辣条的永远是那一批人。
非常巧的是,陈希这届,就正好是这批吃辣条的人。
有人说辣条是一种不健康的零食,因为里面全是地沟油。然而陈希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辣条的精髓就在于地沟油。毕竟对于她来讲,生活寡淡无味,唯一廉价而又适口的调味剂,可能就是辣条了。
虽然辣条是垃圾,但是吃垃圾食品,总能让人莫名快乐。
人好像就是这么的奇怪,变好非常痛苦,变坏却快乐而简单。
陈希从小学就吃辣条,那个时候父母忙着工作不回家,陈希也不希望他们回家,因为他们一回家就要吵架。
陈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她的妈妈把她和自己反锁在里屋里,歇斯底里地哭喊。陈希牢牢记得,那时候屋子里的窗帘是拉着的,里面很黑,没有一丝光亮。唯一的亮光,就是母亲的闪烁的眼泪,可是陈希也不明白,如果这么痛苦也叫爱的话,那为什么还要继续爱下去。
自那之后,陈希对黑暗就有了一些阴影。
陈希的父母不在家,陈希的奶奶就做饭,奶奶做饭太难吃了,原本清水煮白面条还是可以吃的,但是加上酱油和一些匪夷所思的调料,就变得难以下咽。
陈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学会倒饭的,她用塑料袋把午饭装起来,然后悄悄提出去扔掉。所以她总是很饿,就会用零花钱买垃圾食品。
一袋辣条五毛钱,甚至还有一毛一根的,一条果冻一毛钱,一袋陈皮也是五毛,三无的果汁是两毛一袋,香精味道浓郁,但是还挺好喝,钟楼小奶糕糯米糍小布丁也才五毛钱,都很好吃。
就是这样的垃圾食品,滋养着陈希,使她日益成长起来。她和那些从小富养的女孩子不一样,她从小就是吃垃圾长大的,因此也只配有垃圾的一生。
那个时候,由于家庭情感的匮乏,让她变得一度非常喜欢讨好人。
那个时候陈希的爷爷还在世,老人家心脏病,又残疾,住在里屋。陈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偷钱的毛病,她会趁着爷爷不在的时候,轻手轻脚地跑到里屋去,从老旧的一层一层小抽屉里抽出钱来。
爷爷好像发现过,但什么也没说。
陈希对自己爷爷的印象不深,只觉得他是一个孤僻的老人,因为有心脏病的缘故,家里的电视声音永远超不过一档,家里永远静悄悄的,也奠定了陈希从小喜欢静的基础。
于是陈希就用这些钱买各种小零食,去“孝敬”班里的学生。
再后来,她偷得越来越多,被父母发现,狠狠地揍了一顿。
疼是疼的,但总归是戒掉了这个坏习惯。
那个时候,她不止一次地抱怨过自己的家庭。她有一个发小叫陈冰,从小就听她各种抱怨,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就是默默地陪伴着,默默地听着,陈希也就明白了,哦,原来陪伴也是重要的。
再后来,陈希上了初中,一度变得非常孤僻。
那时候的她有一个小伙伴叫做杨叶子,杨叶子也是一个孤僻的人,两个人实际上性格是不合的,但是硬生生地磨了三年,或许是真的很想成为朋友。
杨叶子的眼睛很漂亮,睫毛浓黑纤长,她长得棱角分明,却永远带着一副框架眼镜。她的父母已经年过半百,姐姐已经二十多岁。杨叶子家里的老爷子好像曾经是一个民间皮影艺术家,后来因为不挣钱,不做了。
杨叶子的家里也有诸多矛盾,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原生家庭。
那时候陈希的家庭矛盾到达了一个巅峰。
父亲失业,母亲生病。父亲的失业原因,是因为不安于现状,可是他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就辞了工作,因此也就迟迟找不到工作,至于母亲,体质向来不好,在家庭多重压力下,终于病倒了。
原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人一起患难与共,可是家里的老人家动不动总是添油加醋、无事生非,因此家里无时无刻都在吵架。
陈希的爷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去世的。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妈妈不喜欢爷爷,她觉得有爷爷在的地方过于压抑,因此陈希便也学妈妈的样,不喜欢爷爷。
但爷爷去世之后,陈希突然回忆起一个揪心的画面。那就是爷爷在跟自己开玩笑的时候他难得会开一次玩笑,自己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