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对答(二)(2 / 2)且向金陵歌楚声首页

“本来我也不确定,可有一处细节,却让人不容忽略。”

“先生…请指教!”李贽认认真真的拜了一个礼。

“本来阻挠李愬船队进京,可用的法子很多,为什么会选择杀人烧船这么暴烈的手段?”

“???”李贽一脸问号。

“袭击发生在什么地方?”

“桐庐。”

“桐庐县令是谁?”

“朱家的长子,朱芳硕。”

“朱家一直以诗书传家,做不出如此悍戾的事,更不会在自己治下做如此勾当。可见这些人当中,是起了龌龊的,所以才有人突然暴起,移祸朱家。这样做的目的,是陷朱家于不利,却跟金陵城的粮荒应该关系不大。这事之后,朱芳硕被明升暗贬,调任郴州。可金陵城里的气氛却变得更加微妙,屯粮的权贵们,不敢贸然行动,就怕皇上迁怒。这个时候皇上大肆操办朱家老夫子的生辰,却是为了给了这些权贵们信心。”

“父皇这么做事为了什么?”李贽回过神来

“一抑一扬,都以为是普通的为君之道。可这扬,却扬的太高了…只怕摔下来会很惨。”

“父皇要对付朱家?”

“皇上要对付朱家,不是一天两天了!”

“为什么?他可是我大楚读书人里数一数二的大儒啊,就连北朝都有人将朱家的理学奉为经典。这样做不是打大楚读书的脸吗?”

“你能这样想,为师很高兴。说明你已经站在另一个高度看问题了。可是我问你,今年春闱大考舞弊,陶纪远虽然伏诛,可这背后就没朱家的影子?自从朱家的理学成为显学,朝廷上下又多少官员自称他朱佑检的门下弟子?”

纪子陵说的激烈,李贽听得也是若有所思。

“朱家能安心做学问,那固然好。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就不该插手朝政,尤其是皇上的家务事。朱家的夫子不遗余力的吹捧太子,至皇上于何地?皇上要废太子,是不是还要他朱家同意?他朱家说三纲五常,这本来没什么。厘定四书章句集注,对读书人也是大有裨益。可越是这样,他就越应该低调谨小慎微,与朝廷划清边际。”

“这是为何?”李贽一直听的很仔细,明知道纪子陵会有解释,可还是忍不住出声询问。

“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官学,甚至明经科的考试,也以此做范本,这我是赞成的。相比诗、书、礼、春秋和周易这五经,四书要容易多了。与其让学子皓首穷经的钻研学问,不如让他们多学点济世安邦的本事,朝廷要的是能造福一方的官员,不是孔融那样只会清谈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