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对谈(三)(1 / 2)且向金陵歌楚声首页

“那朝廷就不要大儒了?”

“当然要,大儒嘛,要么去翰林院当个博士,或者去钦天监看星星,再不济也可以去国子监教教学生,还是不要出来祸害百姓了。”

“……”李贽无言以对,老师学问高深,见解不凡,这些他都是知道的。可是老师对所谓的大儒原来有这么大的看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说他朱家,也是读书读傻了…”纪子陵接着往下说。

“……”朱家跟太子交好,朱家错的越多,按说李贽应该越高兴才是,可是此刻他却有些茫然失措。

“朱佑检编订了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是天下读书人的师了。他说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也没问题。可是他却没想到,如果有一天他这个师和皇上起了冲突,那天下的读书人该怎么办?”

“老师说父皇想废太子?”朱佑检如果和李安在有分歧,只能在立储一事上,所以李贽很快就想到了这点。

“皇上应该早就有了心思,只是碍于朱家的面子。太子是朱佑检的弟子,朱佑检也在很多场合说过太子是个君子。这就尴尬了,如果要废太子,就得先证明朱佑检说错了。可皇家的事,尤其是太子的丑事,非要摊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皇家的颜面往哪里放?”

“那怎么办?”李贽急声问道,毕竟太子费了,他们这些皇子才有机会。情急之下,也顾得什么礼仪了。

“朱家还是那个朱家,朱老夫子还是江南读书人的翘楚,只是他的两个儿子怕是要遭罪了。既然朱家连儿子都没教好,那学生没教好也是可能的。所以,太子做错了事,自然是要怪老师的。一个没落的朱家,甚至没了后人的朱家,才是对朝廷最有用的朱家。”

“……”李贽呆立当场。

“帝王心术。”纪子陵轻笑一声,“你问我为何总是让你读史”

李贽点了点头。

“明得失,知兴替,不过是最肤浅的理由。史书里写的都是不得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霍光不想死,可他更不想篡位,所以最后只能死。景皇帝不知道周亚夫的为人?可是他更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驾驭不了这样的重臣,所以周亚夫也得死。”纪子陵一边说一边摇头,看向李贽目光有些兴义阑珊。

“什么时候你能把这些不得已都读懂了,你就能当好一个合格的皇子。”

“老师放心,学生此生必不会负先生。无论将来如何,老师一直是我的老师。有违此事,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李贽说的认真,孩童一样的脸上写满了真挚。

纪子陵笑了:“果然是孩子,你知道这天下最不得已的人是谁吗?”

“谁?”李贽毕竟是个孩子,忍不住好奇的接话题问道。

“当然是皇上啊!”

“……”李贽一脸不信。

纪子陵也不多争辩,只是微笑着看着李贽说道:“你以后也会有很多不得已,负我一人不要紧,别负了天下苍生就可以了!”

李贽连忙拜倒,指天起誓:日后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教诲,一定以苍生为念。

纪子陵看着跪在面前的稚童,轻轻的叹了口气:“那我就尽量帮你一回吧!”

大楚对基层的公务员算是比较优待的,所以每天巳时才是他们上班当值的时候。

临近过年,载满安南粮食的船队停靠在了码头,粮价应声而落,甚至跌到了8钱一石。金陵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城中百姓手里攒着银子又敢往外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