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的建设一直都是在以一种突飞猛进的姿态完善着,海神山哪里的军事活动也没有停歇,尽管失去了元军的踪影,但常修杰他们还是没有妄动,一方面派出大量的斥候去往各个方向侦查,一方面聚集参战的大将总结这次战斗的得失。
不要以为作为防守的一方,加上堡垒的优势和火器的协助,常修杰他们就是无敌的了。火器是个吃药的大户,再多的储备在不节制的使用下都是不够的。所以为了持续的战斗需求以及锻炼士兵的效果,华安军还是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基本上是十之一二的比例,合计约三千人。
当然,与元军相比,这点伤亡不算什么,几个月的试探攻击进行下来,海神山上大概倒下了近万蒙古人整个鲁合地区都没有什么贫民,元军自然也没有什么作为炮灰的辅兵,这基本上都要赶上他们以往一年的战损了,但他们又不能不试,没有情报支持,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获得战争的成功!
一路谈论着走进了办事处,杨天随便找个椅子坐下,直接说道,“我这次回来,是因为进攻的时机已经到了,各部们应当安守职责,一起迎接属于我华国的辉煌!”作为开头,这番话自然是为了提起士气,让众人从前些日子防守的压抑氛围中解脱出来。
以苏阳为首的众人听了果然气势一阵,心里都不禁随之升起了一股豪情,这就是领袖的魅力,当然前提是这个领袖要很得人心。
杨天点点头,正襟危坐在前,开始讲述自己的计划,“这一场战役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屠龙之役。目的很简单,找到元军的主力,然后正面将它摧毁,至少也要打掉他们大部分的有生力量,避免后面占领北方的时候被他们干扰。”游击战并不是只有他们会用,但凡弱势而没有被消灭的势力,都会自发地想到这点,就比如说高丽面对元人的时候,就这样做过。
虽然杨天只讲了个开始,仍旧让听到这话的众人心潮澎湃,取代元人鼎立中华,这是每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壮年内心深处潜藏的心愿,也是文化解放后的必然。
大家都是被杨天所解救,他们自然感激杨天,愿意报答杨天。但随着他们思想的进步,要是杨天只是一个满足于陆洲岛这片地域的人,那么他们的热情迟早会逐渐消退掉,甚至不少聪明人会选择离开。常言说的好嘛,良禽择木而栖,也有这种说法,待我功成名就,自然会回来报答恩情,至于这功成的时间,就不那么重要了。
“屠龙的具体行动方略,我随后会告诉军事方面的主管们,而后勤方面,就是岛上的各位需要在意的工作了。”杨天在这里顿了一顿,让众人有个消化的空间,“我知道有些人对我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重工业区有些意见,没有关系,有意见是好事,我虽然做了皇帝,却也不是独裁的人,毕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以解决问题嘛。但是,我这里既然已经强调过了,那重工业区的建设就绝对不能有丝毫懈怠与刁难,甚至还要努力再继续扩大下去,直到将规划的区域四分之一海岛占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