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渔阳村掩映在殷红的余辉中,忙碌的人群依旧忙碌着,为了生存,为了家人。至于村前那依旧伫立的房屋,那位他们曾经尊敬的村长,一时间却仿佛失去了存在感一般,无人想起。
杨天站在一处高坡,脸上带着淡淡的嘲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纵然有心帮助别人,但单存的施舍又能让人记住多久、多深?”他似乎在询问着什么人,又似乎在自言自语,“人心永远都只是人心,不会为外人知晓,所以看一个人的好与坏,往往不是你认为怎样,觉得怎样,而是他做了什么,事实怎样。善恶各有报,可千万不要混着来,以为两者能够相互抵消!”
解决了渔阳村的事情,杨天继续往北而去,经过了淮河的入海口,穿过了元人零散的警戒,一路肆无忌惮,只为了尽快结束这乱世硝烟。
转眼间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七月十号,正是烈日炎炎的时候。一个行为大气却头戴毡帽,身影洒脱却面蒙白纱的年轻人来到了热闹的河口县,“回家的感觉真好!”
这人正是抛下国家出外修行的杨天,经过三十余天的修炼,杨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复一日地反复对真气进行的锤炼,致使真气的精纯由内而外影响到了经脉,甚至部分反应到了外表,让他本来就已经较普通人更上一层的容貌愈加神采,似乎总有一层看不着的光晕浮现在他脸庞的周围,让他一路行来备受瞩目,故而不得不带上了面纱。
没有急着往岛上去,杨天顺着人群来到了县衙,然后在衙役视若无睹的情况下走进了衙门。
守门的衙役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天空挂着的太阳,“晴天白日的怎么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
另一边的人不耐烦地说道,“你又疑神疑鬼个什么劲啊,大人刚刚出去,又不在衙内,哪里会需要你在这瞎表演。”
“呵,呵,这不是无聊么,你咋这么无趣呢!”摇了摇脑袋,前面说话的衙役也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瞎纠结,转眼将这事抛诸脑后。
而这时候杨天已经来到了衙门的后堂,存放公文的地方,随意地转了一圈,没有什么收获。
不过杨天自然不会如此简单地泄气,六文心那么小心的一个人,不将重要文件放在办公的地方才是正常,反正后面就是他居住的院落,虽然麻烦,但再找一找就是了。
仅仅是真气的更进一步,就让杨天的武艺获得了十分巨大的提升,比如说凌波微步,是真的形如鬼魅了,先前衙门扣得两个衙役就是明证,对于警惕更小的后院自然更是如此。
很快的,杨天就在不设防的府衙后院的一家书房暗室中找到了自己所需要,有贾似道给六文心的来信,也有六文心从陆洲岛上获得的消息,更有他对杨天势力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