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沛县父老献城池,刘邦首战秦郡兵(1 / 2)刘邦的选择首页

夏候婴回沛县复命之时,泗水郡守的使者也到了沛县。使者传达郡守指令:郡兵大破盗贼,正在薛郡边境剿灭残敌,请沛县速募集役卒、转运粮草助战。

秦咸阳有令,督责各郡捕贼甚严,郡守、监、尉不得不亲率人马围剿。实际情况是,郡守这一支队伍已被义军拼得损失大半,士卒、物资缺少补给,而义军却一支支不断流窜袭扰,郡守不得不边战边退,死守郡界。战事紧急,只可报喜激励士气,否则后方闻败可能生乱。

郡守使者传递的消息让县令陷入恐慌之中。郡守带着人马要回来了,即使刘邦队伍加入沛县,以沛县的实力也招架不住郡守的劲卒硬弩。沛令欲造反的消息如果透露出去,这种情形属于反形已具,是灭门大罪。这可如何是好!思来想去,只有牺牲兄弟、保全自己,下狠手杀掉萧何、曹参等人,把谋反的罪状往这几位身上一加,死无对证,也许自己可以活一条性命。

乱世之下,活一天是一天,先顾当前,不顾情义。于是沛令叫来郡守信使和自己的亲信,说:萧何、曹参等人勾连刘邦意欲谋反,趁夜间关闭城门之时,安排人马捉拿反贼。

萧何、曹参是何等人?那是未来大汉丞相的潜质,谋划岂能不深?二人深耕沛县多年,到处都是耳目,非常时期更是连县令都得防着八分。县令等人的密谋迅速传到萧、曹二人耳中,两人立即躲藏起来,夜间悄悄爬下城墙来找刘邦。

萧何、曹参等人劝刘邦迅速占领沛县,找一个稳固的发展基地。如何拿下沛县,几人反复讨论着策略。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余号人来到了沛县城前。城门紧密,城上戍卒持兵严阵以待。县令和他的部下坚信刘邦这点人拿他的城池没办法,况且已发使向郡守去报告情况,郡兵很快会回援沛县。

刘邦这些拿着简陋武器的武装,的确无法与守兵对抗,更别说去攻打一座坚固的城池。但刘邦有刘邦的办法,他提前让萧何写了一封信,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中。信上告诉大家,张楚大军已到沛县境内,即将攻灭诸县邑。城破之日,和县令顽抗守城不降的夷灭宗族;我们是张楚王的先头人马,特意来接管城池、保全父老性命。大家杀了县令,开门迎接大军进城,一人身死,大家平安。

乱糟糟的世道,不仅县令恐慌,百姓也恐慌。极度恐慌状态下,极易出现群体性事件。刘邦的信就是火种,城中百姓如同干柴,一人振臂高呼,集体潜意识响应。加之萧何、曹参城外现身示范,于是果真有人聚起来攻杀县令,守卒彭祖率先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萧何、曹参等人进城。

沛县彻底反了秦。

本来县里起事,定下来县令牵头。现在县令死了,必须尽快选出一个主事的人。县里头面人物都到齐,一起商议。大家推荐萧何,萧何死活不干,让于曹参。大家说曹参挑头干也正合适,结果曹参说啥也不当头。萧何、曹参早就掂量过了,造反当头,成功率极低,砍头的概率极大;不当头,成功了最多官职低一点,不成功也有退身步,两害相权取其轻,两人推辞坚决不干。大家于是推荐刘邦,刘邦也不干。

刘邦越是推辞,萧、曹等人越是着急,言辞越是恳切、态度更加谦虚。刘邦说,好吧,既然大家谦让,都推荐我来干,我刘邦不敢避难,为父老、为家园,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