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几位臣子,衣物脏乱不堪,匍匐在地,哭诉道:“启奏陛下,我等家宅昨夜先是被刁民洗劫一空,随后又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如今一家老小无家可归,还望陛下怜悯我等,先为我们安排一处住所,我等叩谢圣恩。”
皇上看着殿下跪着的几位大臣,心中不禁生出怜悯之情。向何守道问道:“何大人,目前京城可有空闲宅院以供这几位大人暂时栖身?”
何守道回答道:“回禀陛下,目前城内的空宅已经尽数安排给受灾的民工,用于参与京城的修建工作,已无空余房舍。”
九皇子说道:“在宫城北侧有两所废弃的院落,只因之前有过闹鬼的传闻,所以多年无人居住,院内恐怕也是杂草丛生。不知各位大人是否愿意暂时屈就?如果愿意,我可以组织禁卫和工匠先将此处修缮一番,待官宅修建完成之后再另行搬回?”
这几位大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尽管心中不太情愿,但确实别无选择。好在大家相互作伴,也能壮壮胆子。于是说道:“那就辛苦九殿下了,我等愿听从九殿下的安排。”
七皇子见九皇子抢了风头,便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出资五千两,前往崔州购买粮食,以保障京城的粮食供应。”
皇上听罢,说道:“七皇儿有心了,为众臣做出了表率,还有哪位大人愿意捐资捐粮?”
在七皇子的带动下,殿上所有人都开始表态,或多或少地进行捐赠。只是有了七皇子的五千两作为标尺,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将捐赠数额控制在五千两以下,以免抢了七皇子的风头。
这时只见荣恪郡王站出来说道:“我也没什么好牵挂的,愿拿出家财十万两,赈济灾情。既然七皇子负责粮食了,那我这十万两便用于购买房舍修葺的物资。毕竟京城的修建才是重中之重。”
七皇子一听,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心中暗自愤恨:这皇叔也太不给面子了,风头一下子被他抢了去。
七皇子刚要上前,再度捐银。不料这时,楚宰辅说道:“老臣也愿捐资十万两用于京城的修建,并且在今早已经派人去宁王处募集银粮和工匠,不日便会抵达京城。”
这时户部赵允知出奏:“启奏陛下,陆大人已经会同户部与工部等人,测算出本次京城修建所需银两大约为五千万两,还需要大量的砖石和木料。各位大人如果家中有闲置的,也可以尽量捐赠。”
工部孙尚书也出班奏道:“赵大人所言极是,现在急需大量砖石、木料,我工部已经派人在京城之外的山区勘察适合建造采石场和砖瓦窑的地点。从原料、工匠到钱粮,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还望各位大人从这些方面多多考虑。”
这二人将捐资的范围扩大了,也给了众臣更多表现的机会,不再受七皇子五千两的限制。
五皇子说道:“本王跟拙荆学了些饲养牲畜的本事,这些年多养了些牛骡,本王愿意捐出二百辆牛车,二百辆骡车,供工部驮运物资之用。”
二皇子说道:“本王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就负责京城两条街的修建吧。”
众人听罢,皆为惊叹,两条街的修建那可是巨大的花费,二皇子竟然能够一口包揽。
这让七皇子愈发坐立不安,他开了个头,却弄得有些灰头土脸。他心中暗想,如果今天不能挽回颜面,今后在群臣之中,怕是要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 他等到众人都说完,才说道:“二哥和五哥皆是大手笔,我也不能甘居人后。除了保障这期间的粮食供应外,我也负责一条街的修建所需。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场灾难很快就会过去,京城也必定仍是宇内第一繁华之都。”
陆云轩并未表态捐资,他深知自己无法与这些王公大臣相比,说道:“启奏陛下,众位大人踊跃捐资,令微臣深感惭愧。在下家境贫寒,无甚家资,只能尽些微薄之力,还望陛下和众位大人莫要嘲笑。”
皇上听罢,说道:“陆爱卿此言差矣,你掌管着我朝的财政大权和中央银庄,一个主意或许就能带来几百上千万两的进项,这比任何捐资都更为重要。听说此次官币兑换,又能为我朝增加一千多万两的收入?这可真是神来之笔啊!”
众臣一听,皆是一惊。刚才的热情顿时冷却了许多。
楚宰辅似乎听出了些端倪,却并未言语。
这时荣恪郡王站出来,笑着说道:“诸位大人莫要取笑我这女婿,他除了陛下赏赐的宅院还算气派,真是有些家徒四壁,穷得不成样子。如今他们家的日常用度还是靠我这个老丈人接济,要不然恐怕我那尚未出生的外孙,连件像样的衣服被褥都还没有准备。” 荣恪郡王边说,边向各位大臣拱手作揖。
众人听罢郡王的一番话,也陪着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
皇上这时,也说道:“我朝御史中丞,户部尚书怎么可能连上像样的襁褓都拿不出来,这襁褓就由我这个外公出了。”
众臣一听皇上这话,这才猛得想起,原来陆云轩与当今圣上的亲戚关系是那么近!不禁令刚才的失态后悔不已。心中开始盘算,待到陆云轩儿子出生之时,又该如何准备什么礼品。
这次朝会进行得非常顺利,京城修建所需的一应物资也差不多集资齐全。当然,散朝之后,户部免不了还要在社会名流商贾之中再募集一番。
而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黎州太守带领一千余骑兵,守护着两辆马车向京城急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