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芳霏赶忙关上铺子的门,搓着双手,满脸笑意地朝着柜台走去,嘴里嚷嚷着:“赵姐姐,快把银钱倒出来,咱一块儿数数。”
赵怡然嘴角含笑,掏出一叠银票,面额从一百两到五百两都有。
芳霏兴奋地接过来,开始点数:“一百,二百,三百…… 八百…… 好家伙,整整三千五百两!”
听闻芳霏报出数目,马茗茗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春桃更是咋咋呼呼:“姐,咱这才开张一日,就赚了这么多呐!”
如意同姜家其他人早前先回了小食铺,这儿就剩姜阿奶拉着老姐妹刘外婆,怎么都不肯回家,说是非要见识见识富人家的夫人结账是啥样儿。
两个小老太太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眼里满是震惊,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的小火苗在跳跃。
芳霏也调皮,抽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在两位挽着手、正用眼神交流的老人面前晃了晃,说道:“阿奶,外婆,瞧好了,这可是五百两的银票呢。”
姜阿奶佯装嗔怪:“丫头,你轻点晃,可别给晃破喽。”
芳霏俏皮一笑,把银票收了回来。
姜阿奶嘴上虽这么说,实则心里痒痒,笑着开口:“丫头,阿奶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额的银票呢,快给我瞧瞧。”
芳霏又把刚收回的银票递到姜阿奶手里,两位老太太凑在一块儿,小心翼翼地摩挲着银票,虽说不识字,认不得上面写的啥,可就觉着这银票咋看咋好看。
马茗茗把所有伙计都召集到大堂,没多啰嗦,拿出早就备好的铜钱,示意春桃分发下去,一人十枚铜钱,赵怡然大掌柜则多得十枚,拿二十枚。
众人头一回开业就得了赏钱,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嘴里不住地感谢马东家、芳霏小东家。人群里,有个十四岁的姑娘,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要说这铺子,除了绣坊,一般很少招女工。这姑娘叫小菊,不擅长女工,进不去绣房,可模样生得秀气,她爹就打算把她送到城外的地主家做小妾,好多要点聘礼。
好在小菊手上力气大,应上了碧水阁的按摩活计,她和她娘苦苦哀求,说能挣银子补贴家用,她爹这才松了口。
这会儿想到今儿头一天上工,就能拿十文钱回家,她娘和妹妹们,往后也能少受爹的冷言冷语,小菊心里一暖,这才忍不住落泪。
马茗茗一声令下,宣布下工,二十来个年轻姑娘顿时叽叽喳喳,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结伴出了门。
那些住得相邻的,自然挽着手,一路说笑着往家走去。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将姑娘们的笑脸映照得愈发动人。
芳霏交代厨娘巧婶和秀婶从里头把门锁好,而后,春桃接过马茗茗递来的大钱袋,里头装着银票,沉甸甸的。一行五人便慢悠悠地朝着小食铺所在的港口巷走去。
到了巷子,马茗茗和春桃没急着回自家,而是跟着芳霏,一道坐在小食铺的后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