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梨花村,梨花香 4(2 / 2)穿越荒年:我用空间娇养小夫郎首页

那到时候要到哪里去找活干呢?

工程队一共有十个人。

挖地基,砌墙,搭顶,房子慢慢成型。

时间慢慢过了一个多月,进入了十一月。

秋天过去了,万物开始了冬季的篇章。

刘氏家里的房子进入了收尾工程。

盖瓦。

瓦盖完了,房子就建好了。

刘氏看着宽阔气派的屋子,高高兴兴的给工人结了尾款,工人拿到尾款,欢喜的给刘氏道贺,好听的话像不要钱一样往外蹦。

屋子是建好了,还有家具没有上场呢。

家具也是准备好了的,都是刘氏这一个月陆陆续续去镇上看好了之后买回来的,都堆在旧屋的院子里,新屋建好之后,刘氏带着几个孩子,用扫帚把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村里人见刘氏家里的屋子已经落成了,便自发来帮刘氏搬家具进屋里去。

“房间还不少咧!看着真宽敞。”

刘氏听到友邻们的赞美,脸上都是笑,身板都是直直的,她好像活了这大半辈子,第一次把腰杆挺得这么直。

她高兴啊,高兴家里终于有了新屋,高兴孩子要娶亲了,高兴孩子们都懂事了……

总之这一个多月来,刘氏每天都是如此,沉浸在高兴之中。

“刘嫂子打算什么时候办乔迁酒啊?”

有村人好奇问道。

刘氏也笑着回答,“我已经找人看过了,三天后就是良辰吉日,适合搬家动土,到时候家里办酒宴,大家记得来玩啊。”

“好嘞,那可不能忘啊!村子里都多久没喜事了,咱们到时候一定来,凑凑热闹也好。”

刘氏笑着点头。

众人帮着搬完了东西就回去了,刘氏打了一盆冷水,把所有家具擦得干干净净的,一点灰尘都没有。

安安看着自己未来房间里的大床,高兴的抱着刘氏的腰一直撒娇。

—————————————

刘氏家里忙活着乔迁暖房酒,康穗家里也在计划着事情。

过了新年,许芽儿都成年了,两人的感情也日益增长,康穗就想着挑个好时间,先把他和许芽儿的亲事定下来,然后明年再挑个好日子成亲。

不过在成亲之前,康穗还有一件事没跟许芽儿说。

那就是他宁王的身份。

他还没想好是要在村里成亲还是去王都成亲。

按照常理来说,自然是要去王都成亲才最好,到时候十里红妆,热闹非凡,可是村里人大概不能去参加了。

不是负担不起路费,而是村里老人孩子多,老人受不了路途奔波,小孩子怕到了地方乱跑被人拐走。

所以康穗思索了许久,最后才决定在村里举办婚礼。

日后许芽儿的荣华富贵是跑不了的,何况,他也不想有太多人对许芽儿过于关注。

芽儿性子单纯,怕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

日后还能继续住在村子里。

王都虽好,但不如村里自在。

康穗垂眸看着坐在小桌子面前写字的许芽儿,嘴角扬起笑容,问他:“芽儿,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是十六岁,成年了吧?”

许芽儿听见康穗说话,就搁下了自己的笔,点点头,道:“是啊!”

康穗又问:“芽儿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成亲?”

“这个……这个嘛……”

许芽儿的脸红了,眼神羞怯的看着康穗。

康穗拉过许芽儿的手放在手心里,许芽儿就站起身,顺势坐在了康穗怀里。

康穗把脑袋搁在许芽儿脖子上,拉着他的手细细的看。

“芽儿不愿意吗?”

康穗故意逗他。

明知道他就算问一百次,许芽儿也会告诉他一百次同样的答案,可是康穗依然按捺不住的想要逗他。

这小夫郎,可太有意思了。

这恋爱也有意思,只要每天和那个人坐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看着这个人,心里都会觉得甜蜜。

何况他的芽儿这么乖,这么可爱。

“没有没有!我只是不知道哪一天好,我不会看黄历的。”

许芽儿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生怕康穗误会了他的心意。

“哦~既然如此,那定亲和成亲的日子就交给我来看吧,芽儿成亲想做些什么?”

“成亲要做的事?我不知道。”

许芽儿又缓缓的摇了摇头。

嗓音里都透着乖巧。

“我都听哥哥的。”

康穗把自己的手指和许芽儿的手指十指相扣,看着那比自己小了一圈的手指,道:“嗯,那这些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芽儿只需要准备好做我的夫郎就好了。”

许芽儿点点头,又害羞的问:“我做了哥哥的夫郎之后,你还会对我好吗?我们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吗?”

康穗怀里抱着人,不要钱的情话也是无师自通,张嘴就来。

“当然会。芽儿永远都会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人,就算成亲了也不会有任何变化。我会对芽儿好一辈子,只要芽儿一直爱着我。我们成亲了也不会有变化,就像现在一样,哥哥负责挣钱,你负责花。我们永远都在一起!”

是情话,也是誓言。

许芽儿听得耳朵发烫,侧过头,在康穗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点点头,煞有其事道:“我会的,我会一辈子一辈子都最爱你。”

康穗目光暗下,手臂锁紧了怀中的人,只希望这一刻,能停留到天荒地老。

他隐忍克制着,只在许芽儿耳朵上亲了一下。

热气痒的许芽儿不断往他怀里缩,那股清香似乎又萦绕在了周围,让人沉醉。

“改天我带你去镇上买东西,选个好日子,我们定亲。”

—————————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刘氏家里也在今日办乔迁酒宴了。

院子外面支棱起了几个大锅,那上面的锅都是东家西户的凑出来的。

锅里煮着简单的吃食,白肉和野菜还有红薯以及山药,杂七杂八的,口感估计没那么好吃,但能让来吃饭的众人都吃饱。

另外两个锅上面还蒸着二合面馒头。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能办酒宴,还能用馒头招待来客,已经是足够大方了。

刘氏也思考过家里办酒席要吃些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也就能拿出这些了。

灾荒年,没让大家来一起啃树皮就够良心的了。

大家也并不介意。

平常家里都要勒紧裤腰带,一家人才能活得下去,去年是灾荒年,今年也是灾荒年,那明年呢?万一也是灾荒年……

人不吃东西就得死。

朝廷现在虽然会发粮食,那日后呢?保不定日后还能吃上粮食,所以省一点,总没有错处的。

对于来吃席,众人都没有什么期望。

无非是凑个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