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梨花村,梨花香 4(1 / 2)穿越荒年:我用空间娇养小夫郎首页

康穗一行人没有如同其他人一样三拜九叩的上山,而是直接就这样走上来的。

白鸿寺中香火旺盛,一走进去,便能闻到一阵阵的烟火味。

还有僧人们穿梭其间,低眉垂目。

也有僧人在大殿中接待香客。

康穗走进去,看着丈高的金佛雕像,低垂着眉目,似在聆听人间苦难。

他拿出了在镇上买来的香,在僧人的指引下,

跪地参禅。

如果这世界真的有神佛,那他祈愿万世太平。

康决和康禾也有样学样,跪地参拜。

许芽儿是和康穗一起跪下去的,他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他们要叩拜一尊不会动不会笑的佛像。

在他看来,是康穗救了他,是康穗给他一个家,也是康穗给了他爱和关注。

康穗才是他的天上人间。

至于神佛,都是虚妄,他在流浪途中,被人抓进窑子里面的时候,里面还有其它小哥儿,他看着那些小哥儿跪地求神佛带他们走,可是还是没有人带他们走。

是他自己,趁人不注意,自己钻出狗洞跑了出去,还带了那个曾经不断求神的人。

世间万般祈愿,就算有神,那也是管不了那么多的。

许芽儿跪下身,不去看那神佛。

他已经没有所求了,现在的生活就是他所需要的。

在前面跪拜完,康穗捐了一些香火钱后,就让一个小沙弥带着他们去了后山赏菊。

百闻不如一见。

隔得老远,还没有看见菊花的真实面目,鼻尖就已经闻到了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味道了。

一缕一缕的清香,叫人沉醉其中。

穿过后院僧人们居住的屋子,四人就看到了菊花的真面目。

果然名不虚传,传闻甚至难以概括这些菊花百分之一的美貌。

漫山遍野,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井有条,菊花的品种并不单一,粗略看去颜色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其中还有不少区别。

康穗也微微睁大了眼睛。

在现代,菊花几乎是作为祭祀之花出现的,很多地方还被污名化了,其实不然,

在华国的传统文化里,菊花是一种象征高雅,纯洁的花。

后面的祭祀之花来源于文化入侵。

花开百态,美不胜收。

双眼直接看不过来了。

“哇!好美!”

“真好看!”

“果真名不虚传呐!”

“太美了!”

周围赞叹不绝的说话声。

康穗便带着许芽儿,漫步其间。

康决和康禾两兄弟已经结伴走远了。

难得的安宁时光。

康穗放开了许芽儿的手,道:“芽儿去玩吧,我看着你。”

许芽儿低头看着空掉的手,又抬头看着康穗,慢慢的走了几步,靠近了康穗。

“哥哥?”

康穗疑惑,垂眸看他:“嗯?”

许芽儿双眼亮晶晶的,喊他:“夫君。”

康穗:“嗯。嗯?”

许芽儿得逞了,笑闹着跑开,康穗目光凝结在了许芽儿跑远的背影身上,还没有反应过来。

他这是,被许芽儿调戏了?

康穗一挑眉毛,快步跟了上去。

许芽儿蹲在一朵粉色的菊花面前,仔细的看。

康穗已经来到了他身后,不知不觉的,许芽儿刚回头,看见康穗站在他后面,差点吓一哆嗦,下意识退后一下,但被康穗弯腰搂住了。

“怎么这么不小心?”

“哈哈哈,哈哈,哥哥,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许芽儿尬笑,如同做坏事被抓包了一样。

“嗯,陪你走走。”

康穗重新牵住了许芽儿的手,两人便慢慢地走着。

菊园占地面积广,等到几人逛完这里,天色都要黑了。

看来今天是回不去了,于是几人晚上便在寺中吃了斋饭,借宿寺中,等第二日再回去。

时间一晃一天就过去了。

第三天,四季如意已经把所有砖头都装好了,管事的也把施工队找来了。

这年头活计不好找,好不容易有了顾客想要建房子,这些人都高兴的很。

还有玉液琼浆的酒,也准备好了,拉了四车左右,众人便启程,往梨花村方向去了。

一天的路程并不遥远,众人送完货便回来了,留下施工队的人,在梨花村的空屋子里安置了下来。

反正天还不冷,直接打地铺也能睡。

梨花村的村民们都吃完了晚饭,见有热闹可看,便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康穗跟刘氏说完了这几天的事情,安排着工人卸下砖头,安置好工人们,这才带着许芽儿回家去了。

拉着酒的车子缓缓跟上了康穗。

村民们见康穗离开,又围过来和刘氏说话。

“刘嫂子,你家这是干啥?要建新房了吗?”

刘氏眼睛原本是看着那些砖头的,听人跟她说话便回过头来回答:“哎,是呢,我家小决明年就要娶媳妇了,现在两兄弟还住在一个屋子里呢,我想着这样总归是不好,就合计了一下,修个新房子来住。”

“噢噢,这样啊?恭喜恭喜啊,双喜临门。”

刘氏摆摆手谦虚道:“没有没有,大家到时候记得来喝酒啊!”

“好嘞!”

刘氏家里要建新房子,众人倒也不稀奇。

毕竟这些年刘氏有多拼,还有家里的情况,他们都看在眼里,明明白白康家人对村里人的好,大家也都记得。

没多少人有那坏心思,大家都是希望能过好日子的。

想要过好日子,只能多多努力了。

大家羡慕过后,心里又燃起了斗志。

只要肯干活,能吃苦,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刘氏不正是一个典例吗?

喧哗过后,刘氏家里的房子在第二天也开始动工了。

工人们干活十分卖力,生怕主家不满意,让他们不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