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15】隋一统南北朝(2 / 2)武则天传奇首页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二月十六日,隋文帝封杨昭为河南王。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二月二十五日,杨昭纳娶行军总管崔弘度侄女、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崔氏为河南王妃,隋文帝为此大宴并按等级赏赐群臣。

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正月十三日,因晋王广被立为太子,隋文帝以杨昭进袭其父前爵为晋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转任雍州牧。同年七月,隋文帝去世,杨昭的父亲隋炀帝杨广即位。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正月初五日,隋炀帝立杨昭为皇太子。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他生性谦和,言色平静,未曾发怒。即使有深嫌可责的人,他也只会说“大不是”。

杨昭进膳不要很多食品,帷布、席子都极其节俭朴素。臣下有年老父母的,他都要亲自询问是否安好,逢年过节都有恩赐。他就是这样仁爱。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杨昭从长安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朝见隋炀帝,几个月后要返回长安。他想乞求允许再留住一些时间,隋炀帝不同意,杨昭跪拜请求无数次,他身体本来就很胖,因此得病。

隋炀帝让巫者看他,巫者说是房陵王杨勇的鬼魂作怪。同年七月二十二日,杨昭去世,时年二十三岁。隋炀帝下诏让内史侍郎虞世基写哀策文,深深地追悼,谥号“元德”。杨昭去世不到一个月,隋炀帝便将他的三个年幼的儿子封为亲王。

后来,隋炀帝在杨昭的陵墓庄陵旁建造寺庙,进行追念他。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谥祖父杨广“明帝”,唐时改“炀帝”。

是为隋炀帝。此乃后话。

言归正传。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元德太子杨昭去世,杨雄为检校郑州刺史事。

一年多后,公元607年,授任怀州刺史,不久改任京兆尹。而杨达女杨氏正是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的科举考试,明经取士,官封鸿胪寺少卿。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亲征吐谷浑,下诏杨雄总管浇河道各路军马。

话说,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为了拓通丝绸之路,经营西域商贸“互市”,保证长治久安,决定西巡。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山丹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件,举世闻名,载入史册。

此年六月,隋炀帝御驾亲临张掖,登山丹焉支山,参禅天地,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行“万国博览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王朝帝王西巡至山丹境内的重大活动,史称“万国博览会”。而身为鸿胪寺少卿的杨氏,作为隋朝女官,于“万国博览会”上操着西域话侃侃而谈。

自广平国公主而为隋朝四品朝官,杨氏,到底不曾让祖母广平国太妃失望。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二月二十四日,杨雄回到京城,隋炀帝改封他为观王。

杨雄上表辞让王位说:“我早年恰逢隋朝兴起,有幸被列入官列之末。有此天命,有此时运,凭借的是风云际会;我无德无才,忝列公卿之首。承蒙先帝的特别赏赐和陛下的特别恩典,我长久地混在台省中作官,常常担心我得到的赏赐太多,哪里够再叨鸿恩,重窃大名?我实在应该面墙自省,冒昧地想按以前的通例办事;我实在是冒受陛下的宠爱,因此十分担心自己履行不了职责。过去刘贾封王,哪里具备三阶的重任?曹洪任上将,怎能超过五等的爵位?我的官服超过帝子,我任京兆尹仅仅次于皇室子孙,赐我疆土,让我作藩王,我官服上以金为纽扣,开国治事,这让我这个做臣下的何以自处,在他人看来肯定会说我得到非分的官爵。因此我表示我的愚诚,求恩让我固守。请陛下特别关照,特别考虑我的一片诚心。我屡屡麻烦圣上,惶恐得直流冷汗。”

隋炀帝下诏书不许他退辞王位。

杨雄所在的华阴杨氏一支,兄弟四人及子嗣,此后遂称“弘农杨氏观王房”。而杨达女杨氏,便也属弘农杨氏观王房。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杨雄为检校左翊卫大将军,出辽东道。

同年三月十日,当时部队在泸河镇驻扎,杨雄突然发病去世,时年七十三岁。

隋炀帝因他去世而不上朝,让鸿胪监护他的丧事。有关部门考查他的行事,请求给他“懿”的谥号。隋炀帝说:“观王德性高于凡俗,品德超过生民。”

于是,赐给他“德”的谥号。追赠他司徒之职,和襄国、武安、渤海、清河、上党、河间、济北、高密、济阴、长平等十郡的太守。

故而史书多载杨雄,隋观德王杨雄。

而杨雄三弟杨达,字士达,少聪敏,有学行。北周大将军杨邵三子,门荫入仕,初仕北周,官至仪同三司、小内史、遂宁县男。

隋高祖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进为子爵。时吐谷浑寇边,诏上柱国元谐为元帅,杨达为司马。军还,兼吏部侍郎、开府仪同三司,转内史侍郎,出为鄯、郑、赵三州刺史,俱有能名。

隋灭陈之战后,四海大同,皇上差品天下牧宰,杨达为第一,赐杂彩五百段,加以金带,擢拜工部尚书,加位上开府。为人弘厚,有局度。文献皇后及隋高祖山陵制度,并参豫焉。

隋炀帝嗣位,转纳言,仍领营东都副监,帝甚信重。大业八年,参加辽东之役,领右武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卒于军中,时年六十二。帝叹惜者久之,赠吏部尚书、始安恭侯,赠物三百五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