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今天又在王父的不满声中早早翘班,开车到纺织厂接聂文君回家。
夕阳的余晖洒在四九城上,王建军开着小汽车缓缓行驶在路上,因为时间充裕,所以他一路不急不缓地欣赏沿途风景。
虽然已经走过很多遍了,但他总觉得每天看到的风景好像都不太一样。
纺织厂门口,聂文君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提着从厂里食堂带回来的两个馒头。
“今天怎么这么晚?”
王建军一边帮妻子拉开车门一边问。
聂文君坐进车里,笑着说:
“今天车间赶工,多加了会儿班”
两人一路上说着话,不知不觉间车子已经拐进了猫儿胡同。
院子里,王母正在择菜,小靖雯坐在小板凳上摆弄着布娃娃,王皓文则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什么。
“爹、娘,我们回来了。”
王母抬头看了眼,然后就进屋炒菜了:
“哎,回来了,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还好我没炒菜,不然都凉了。”
王建军停好车,接过聂文君手里的馒头,“文君,你先去洗洗,我去帮娘做饭。”
有了王建军的帮忙,厨房里很快就飘出阵阵香气,他在灶台前左右开弓忙活。
聂文君洗漱完后来到厨房挽起袖子就想上前帮忙,忽然听见院门突然响起。
小靖雯小耳朵一动,然后朝厨房大喊:
“爸爸妈妈,有人敲门。”
聂文君擦擦手出了厨房准备去开门。
“来了,谁啊?”
“建军,文君,你们快出来!”
院外传来聂父带着几分兴奋的声音。
聂文君一听是他爹来了,连忙快走几步打开院门,只见聂父怀里抱着一个用蓝布包裹的长条形物件,脸上洋溢着笑容。
“爹,您这是......”
聂文君疑惑地问。
聂父神秘地眨眨眼:
“来来来,进里面去说,这应该是个好东西,今天在废品收购站发现的。”
听到聂父如此说,聂文君关上门,连忙带着他进院子。
王建军这会儿也出来了。
“爸,您今儿怎么有空来了?
您来得正是时候,这饭菜刚做好。
您一起跟我们吃点?”
聂父摆摆手拒绝道:
“算了算了,我就不吃了,我吃过再来的,我今儿来是给你看个好东西。”
聂父说着说着,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放在八仙桌上。
这会儿,其他人也不急着吃饭了。
全家人都围了过来。
王母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王父也放下手中的活儿,就连王皓文,小靖雯都抱着布娃娃凑了过来。
小靖雯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问道:
“外公,这是什么呀?”
聂父摸摸小靖雯的头:
“外公也不清楚,不过是好东西。”
蓝布一层层揭开,露出一个青花瓷瓶。
瓷瓶通体洁白,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深沉,绘着缠枝莲纹,瓶口处有一圈回纹装饰。
“哇!”
王皓文睁大了眼睛,一声赞叹:
“好漂亮啊!”
小靖雯也是,不过她伸出小手就要摸:
“哇,好漂亮啊,让我看看!”
聂父连忙拦住:
“哎呦,乖孙女,你小心点一点摸,这可能是古董。”
“爹,这是您从废品站找到的?”
聂文君惊讶地问。
聂父点点头:
“是啊,今天有人来卖废品,我本来也没当回事儿,我一眼看到这玩意儿就感觉这东西不一般。”
王建军仔细端详着瓷瓶:
“这花纹真精致。
爸,要不我请隔壁的张伯来看看?”
聂父连连点头,因为他们也不怎么懂:
“好啊,不过别太张扬,就请张老哥一个人过来就行,其他别说太多。”
王建军出门到隔壁去请张伯的时候,聂文君已经给大家都泡了一杯茶。
小靖雯趴在桌边,小脑袋搁桌上,大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瓷瓶上的花纹。
“妈妈,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呀?”
小靖雯指着上面的花纹问道。
聂文君耐心地解释:
“这是莲花,就是公园里开的莲花。”
“就是小姑教说的‘出淤泥而不染’吗?”
一旁的王皓文突然插嘴道。
聂父欣慰地笑了:
“对对,就是这个莲花,皓文真聪明。”
不一会儿,王建军带着张伯过来了。
张伯是个精瘦的老头,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一进门就被瓷瓶吸引住了。
“好东西啊!”
张老掏出放大镜,仔细端详起来:
“你们看这青花的发色,典型的苏麻离青,浓处如墨,淡处似烟......”
全家人都屏住呼吸,听着张老讲解。
就连小靖雯都安静下来,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个会说话的爷爷。
“如果我没看错,这是一件元青花。”
张伯直起身,脸上带着赞叹的笑容,
“而且从纹样和器型来看,很可能是宫廷御用。”
“真的?”
聂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