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在路上 20(2 / 2)重生之影视女王首页

和导演说了几句话,林年看着时间在贺贺以及公司雇佣的保镖一起来到机场。

“我就说不用兴师动众,昨天晚上我来的时候不也没什么人嘛。”10点多的机场虽然忙碌,但并不见送机的粉丝,零星几个站姐和代拍,也没对她的行程造成影响。

“以防万一嘛,帝都机场这么大,明星艺人都是从这里进进出出的。”

林年无意反驳,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和贺贺挥手作别,推着箱子进了安检,第二天如约来到剧组报到。

如今正在拍摄的是一部刑侦题材的电视剧,节奏很快,基本上两到3集讲述一个小故事。这对演员以及制作团队的要求都很高。

最难的还是招募群众演员的工作,剧组为了不穿帮,往往倾向于一个演员只使用一次,而不重复使用,即使这样做会节约经费。

其次是要演员以最真实而不做作的方式演绎出刑警的工作日常,尤其是林年扮演的是一个处于青黄衔接部位的干警,刚度过新手时的兴奋期,但距离宠辱不惊还有很大距离,这就很考验她的情绪和状态调动。

“新案件发生,今天发现的是一具浮尸,而且是支离破碎的。一个村民在河边起网捞鱼,却从中发现了一个被啃得不像样的手指。报案后,林年第一时间和队友赶到现场进行勘察。”编剧向众人介绍道。

“谁报的警?大叔,你好,请问您发现手指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大叔,这样,如果您不害怕的话,能不能今天之内把这些网都起上来,给您造成的损失,我们这边承担。”林年一边读台词,一边根据自己的说话习惯将别扭的台词改掉。

这并不是忌讳,现代剧,尤其是标榜着和当代生活贴近的影视剧,演员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修改台词的权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可以随意更改,而是在不改变表达意涵的情况下,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日常用语。如果是古装剧或者年代剧,演员的改台词的权力就会小很多,甚至是编剧全权决定。演员有表达质疑的权利,但是无权擅自修改台词,一点点改动,都需要导演、编剧和演员自己聚在一起认真商议。

曾经娱乐圈很严重的污名化词汇“戏霸”,如果剧组里的其他演员不喜欢某位主演,而这个主演确实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被剧组采纳,他的对家有时便会买通稿,将其打成“戏霸”。

这样的名声传得久了,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不好合作,在筹备新项目时,就会有所顾虑。林年隐约记得一些小时候看过的报道,刚入行时,自己是个小透明而且确实对这个行业没有那么了解,既无权也不敢随意改动分配到自己这里的台词。

随着演戏经验的增加,她才意识到有时这样的改动是必然的,并不是说一个演员权力大,是戏霸就可以随意更改的。

“准备好了就开机,化妆师补妆!”导演一声令下,各部门便开始高效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