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现在拍摄的这部剧,剧名初步定为《犯罪调查》,正如火如荼地拍摄着。节目组为了保证真实感,全部都是实景拍摄,虽然省了搭建场景的费用,却增加了外联部门的沟通成本。
不过这都不在林年关心的范围内,她只需要专心拍戏。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其他人也在各司其职,各自努力着。
比如,将要谈合作的林斯和邵乐乐。
林斯所在的公司影音室刚刚结束放映电影《归来》,之前做宣发,林斯还追过林年的电视剧,但是这还是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到她。
“乐乐,电影拍得很棒!”电影结束,林斯随即来到邵乐乐面前。
林斯在之前沟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今天来的是邵乐乐,将要合作的电影是林年拍摄的《归来》。邵乐乐却一心关注幕后,完全没有注意合作的团队里有哪些人,所以今天一见到林斯,她都没反应过来,只以为对方来这里有其他工作。
“真的?那太好了。我刚才才反应过来原来你就是我们这次要合作的对象。”
“当然是真的了,没有滤镜光环的加持,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电影。就我阅片无数的经历,我觉得你们这次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希望还是蛮大的。”
“之前没确定要参加哪个电影节,都了解了一下,觉得柏林电影节算是对华语电影比较友好的,我也重新翻出来一些往年入围的华语电影又看了一遍,水平都很在线。”
“其实戛纳电影节对华语电影也很不错的,不过柏林电影节的好处之一在于它举办的时间比戛纳电影节稍微早一点。你这部电影,我记得林年拍摄完毕也就是暑假前后吧,你后期制作了多久?四个月?其实将将满足他们关于一年内制作完成的要求,如果报名戛纳的话,可能就超时间了。”
“是的,我们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准备报名参加柏林电影节。”
涉及到业务问题,同行的公司宣传部负责人上前接过话茬。说话的人叫贺炜,和林斯也认识,毕竟同做宣传或公关,大大小小的场合都碰到过。
“你们这么早决定其实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准备很多工作。今天又提前看了你们剪辑的成品,整体上来说,我认为是够资格报名的,而且可以报主竞赛单元。既然大家都认识,我也得实话实话,不跟你们玩那些虚的,这样才能对后面顺利入选有帮助,对吧。”一行人带着拷贝来到会议室,就合作之事继续洽谈。
“我知道,贵公司的宣传部肯定也对各大电影节有所了解,但是毕竟之前主要走商业片路线,所以对与参加三大电影节的操作不是特别熟悉,这才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也到对得起你们的信任。我们这里常年负责的是各大影视剧播出前后的宣传以及国内外电影节的营销公关,因此对各个电影节的调性把握地是十分精准的。”林斯继续说道,主要还是打消对方的疑虑。
“网站上你们能查到的都是公开信息,对于里面具体的流程和操作可能就不如我们这边熟悉了,我们也是有常年驻柏林远程工作的人员,因此对于内情了解更详细。另外一个就是这个电影不算是海外特供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