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从农业文明到星际文明的跨越(1 / 1)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首页

当云天明看完郭松军精心设计的“太虚计划”后,感觉太过保守。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而缓慢的,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地球用了数百年时间才完成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但在这里,情况完全不同。前朝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基础,资本主义萌芽正在悄然兴起。纺织业、冶铁业等传统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这为快速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起点。更重要的是,云天明拥有对未来科技的完整认知。他清楚地知道每一种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关键突破点。从蒸汽机的改良到电力的运用,从钢铁冶炼到机械制造,这些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突破。他坚信,凭借现有的技术和知识储备,完全可以跳过历史上那些漫长的摸索过程,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技术发展阶段。

尽管八百年的时光听起来颇为漫长,但对于一个文明的整体进化而言,这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云天明心中有一个清晰的蓝图:最多二百年时间,不仅要实现工业革命的突破,还要完成太空探索的技术积累。从光速飞船到更先进的宇宙飞行器的研发,这些都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他深知,时间的紧迫性不仅来自于文明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并非真实的太阳系,而是在天鹅座的开普勒452b行星上构建的一个模拟世界。指环为其提供了一个能量护罩,但这并不能完全隔绝外部风险。

天鹅座星系位于银河系较为活跃的区域,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区域可能会面临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等极端天灾。即使能量护罩能够抵御大部分威胁,长期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也会对文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更为棘手的是,随着银河系文明的扩张,星际战争的风险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快、再快、更快地走完上一世地球几百年才达到的科技境界。

为此云天明提出必须采取跨越式的发展策略,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技术突破的速度。在冶铁、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领域实现快速迭代。例如,在煤炭开采和蒸汽机技术上寻求质的飞跃。

军事技术的保障。建立强大的国防体系,在必要时能够进行星际防御。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生存的保障。

社会资源的整合。调动一切可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确保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他坚信,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大宇朝完全可以在八百年内完成从农业文明到星际文明的跨越。

同时,他强调了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就是帝王意志是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往往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云天明深知大宇朝的帝王配合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如果帝王无法理解改革的重要性,或是受到保守势力的干扰,整个计划都将面临巨大的阻力。

其次就是顶尖行业带头人要成为科技突破的核心驱动力。在工业革命和科技突破的关键时刻,一个优秀的领军者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戴梓作为军工领域的代表人物,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人选。云天明相信,只要有像戴梓这样的技术奇才领衔军工研究,大宇朝的军事技术必将迅速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而在其他领域,如冶铁、机械制造、纺织等行业,也需要类似的领军人才来推动技术革新。领军者的作用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们需要有能力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并推动创新文化的形成。可以说,这些顶尖行业带头人的存在,是整个计划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再次就是军事保障,这是文明崛起的终极砝码。强大的军事保障不仅是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更是文明存续的根本保障。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只要在军事上实现降维打击的能力,就可以扫清一切阻碍改革的力量。云天明认为,在这个被创造的世界中,其他国家和文明本质上都是虚幻的存在。为了实现文明的终极目标——重启真正的三维太阳系——这些所谓的"国家"和"文明"都可以被牺牲。在他看来,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不仅可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更能为文明的未来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他设想了一种未来的场景:当大宇朝的军事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任何不配合改革的力量都将被迅速消灭。这种"以战促改"的方式虽然听起来有些冷酷无情,但在云天明看来却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听了云天明这种冷酷到血腥的话,郭松军、王永利与高一宁都出奇地认同。在他们眼中,为了能重现自己的家园,乃至拯救银河系,一切的代价都是值得的。郭松军当即表示修改计划,并很快拿出了一个新的计划。

然后几人讨论后一致认为云天明所说的三个关键点中的后两个确实是当务之急,好在没有经过清朝的血洗与破坏,前朝那些领军科技人物即便已过世,他的理论思想应该也有传人,几人可以分头去找。

至于云天明说的第一个关键点、帝王的配合本来是最大的难题,可被提出来后,郭松军与王永利却诡异地看着高一宁笑了,把高一宁整得不明所以。但云天明瞬间就明白了,他犹豫了:“若有一线希望还是不能用这个法子。小高不太熟悉皇家的生活,很容易露馅。何况那怎么说也是我这具身体的五叔,这样剥夺了他的生存权力不合适。”

高一宁也明白了,当时就炸毛了:“想让我魂穿?我不干,我不要做臭男人!”

“做男人有什么不好?还是皇帝,想干啥干啥,你的反对无效。天明既然舍不得‘他五叔’,那就先把建武帝哄好,让他去影响隆盛帝。不过天明如果最后实在不行还得用这招啊,这才是捷径。”

云天明想了想点了点头,整个人类最后都被舍弃了,一个虚构的帝王实在不行也只得舍掉了。如果帝王无法配合,那就考虑这种"替代方案"吧。

几人不顾高一宁的强烈不满,又给太虚计划完善之后分好工便开始了各自忙碌的行程,留下高一宁在太虚幻境“复制”前世小学到大学的教材,当然此前云天明已经将这些教材的样本全都通过大脑“输”给了高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