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滑舌。” 她握着许毅的手更紧了一分,片刻就湿漉漉的。
-
两人提着兔子回了宝斋,许远已经架好了马车,邱沛琴买了不少东西,板车上堆的满满当当,白面大米板油都买了不少。
打眼一看,旁边竹篮子里还有两只绑了腿的猪羔子。
邱沛琴拿着一件破衣裳往上盖,见到两人笑呵呵的说:“院子起了,凤仙肯定想养两头猪,我早晨上市场瞧着这俩精神,你给捎家去。”
自从两家成了亲家,他来县城许娘让他带东西来,邱沛琴让他带东西回。
好的和一家人一样。
“谢谢婶子。”
许毅笑着应,让宋婉宁先上车,又招呼秋秋,"嫂子,你也坐这个,挡风。”
随后才看向邱沛琴,“婶子,明可能有人往这送东西,你只管收下就是。”
那些人空口白牙污蔑他,只要送来他就收。
邱沛琴虽然不知道谁来送,却听许毅的话,“行,婶子都留下。”
-
三水村,自从许家起了青砖房,就好像成了三水村的门面,谁家亲戚走动都得带到门外走一圈。
许凤仙人老实,不喜欢跟人打交道,老远要是见着村里人往这头走,便躲到屋里头。
屋里也很热闹。
许凤仙嫌弃院子太大空旷,就把给家里做绣工的婶子都叫到家里来。
早上点卯,晚上下工。
工钱也给涨了二十文钱。
是许毅提议的,晚上能当场结账,还能随时调整绣样,不用挨家挨户的通知。
自从许凤仙弄出个一二三级,各位婶子就觉得眼前挂了个流油的大肥肉,踮踮脚尖就能吃到,三级的奔着二级,二级的奔着一级。
这短短时间,给许家做工的不光有20多个婶子,还都是一级的,给出花样就能绣,绣的还好呐。
一整套团扇只用五天时间便能全部绣完,随后拿到许大山那,他负责找人安装扇柄,秋秋胆大心细,不绣衣裳时便出门转悠,没几天就笼络了几个不会绣花但人实诚的婶子。
粘布面。
现在团扇系列许毅彻底当了甩手掌柜,每天就是拿着账目对对账,督促全家人学习。
“扣扣扣--”
敲门声响起,“娘,我跟你说点事。”
许娘一听是许毅的声音,赶忙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去开门。
知道老二不喜欢和村里妇人打交道,她直接出门,俩人走到凉亭中才问,“有事找娘吗?”
许毅点头,把答应重做雨水扇的事跟许凤仙一说。
许凤仙接过纸条看了一遍,忍不住咧嘴笑,"成,上头的字娘都认识。”也不罔她这些日子看的头晕眼花的呐。
“那娘回去绣东西。”
“还有一件事。”
许凤仙顿住脚,“啥事你说。”
许毅:“铺子里准备做衣裳了,你挑三五个绣工最好一点就透的婶子出来给以上绣花样,都是给夫人小姐绣,容不得瑕疵。”
许凤仙脑袋一转就给出了名单“..这几个成,人还细致,其实咱家这些人,也就你张婶子是个马大哈。”
许毅相信自家娘,这事放下就不管了。
“那我进去了。”许娘转身要走。
“娘,还有个事。”
“.....”
许凤仙没好气的觑了他一眼,“你这孩子,说话咋大喘气呢。”
许毅嘿嘿笑。
他就是故意的。
“邱婶子给带了不少东西,还有两个小猪羔子,娘去验收不?”
听到有小猪羔子,许凤仙眼珠子亮了一圈,也不提回屋的事了,摩拳擦掌的往外头走,“娘去看看。”
猪圈旁边,许远正提溜着猪腿往猪圈里扔,吱嘎叫声震的耳膜生疼,他三两下解开绳子顺着院墙就扔进去了。
另一只可能瞧见兄弟的惨样,嗷嗷的叫声吵得各位婶子都没心思绣了。
跟着许凤仙往外走,瞧见两只小猪,“呦,小猪羔呐,养到年根就能吃肉了。”
“豁,小鸡仔和鹅苗都有了,这日子可真叫俺们羡慕。”
许凤仙抿嘴笑,夸奖道:“都是老二有能耐,不光鸡鸭鹅,你瞅瞅我这头上,也是几个孩子买的。”她不说各位婶子还没瞅着,此时心里直泛酸水。
和上回的簪子又不一样了,银的牡丹花虽然素淡,可银钱在那摆着呢。
当时分家时候大伙都觉得许凤仙一家傻的,护着个拖后腿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