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其中另有隐情,既然房兄生前念叨着烧书,定是有要命的东西在里面。”
房夫人听了也手足无措起来,“这这,我一妇道人家也不通诗书,老爷死前要烧书,我只以为他是糊涂了,一直到今天还没敢烧掉他那些书。”
庞时远便请命,让他去书房看看。
房夫人便让书童带着庞时远去书房。
房家的书房里,有整整三面墙都是书柜,放着不下千本书。
“你家老爷还是很爱书的啊!”庞时远对书童道。
书童也应和道:“那是,老爷每日都要读书。”
庞时远在书架前看了看,特意翻了翻,也没发现什么不同寻常的。
他怀疑房大人把物证藏书里了,或是藏在书架后面的暗格里。便对书童道:“你家老爷是爱书之人,他说要烧书,那是为了他在地府有书可以看啊。”
书童恍然大悟,“大人言之有理。”
庞时远便让书童去请示房夫人。
房夫人带着婢女来到书房,犹豫道:“烧书不太合适吧,会遭天谴的。”
古人尊重读书人和书籍,烧书这种事情在古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这也是为啥秦始皇焚书坑儒会被人骂上几千年。
庞时远又提议:“不如将这些书都运回房兄老家去,与房兄一同下葬,陪伴他左右。”
房夫人皱眉道:“哟……这么多书,要装五六个大箱子了。我们家人少,要运回湖广老家也是桩难事啊。”
房夫人忽然灵光乍现:“不如就赠予庞大人好了?左右你也是我相公的好友。”
庞时远心中一阵羞愧,但为了查案,推托了一下就答应了。
房夫人便叫人拿来几个大竹筐,让书童等人帮着把一本本书都装进竹筐里,好让庞时远找人来抬走。
庞时远心中暗喜,便留意书架后是否有暗格或机关之类的,却发现最靠近书房座椅右手边的几本书放的特别奇怪。
这三本书,分别是《范文正公集》、《门律》和《弥勒下生经》。三本书分别是文集、律书和佛经,风马牛不相及,书房其他书本摆放有序,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位置分类摆放,绝不混放,唯独这三本是乱放的。
“你家老爷常看这几本书?”庞时远问书童。
书童摇摇头,“不看,从来不看,我要各自放回原处,老爷也不让,在这里放了好几个月了。”
这三本书的位置按道理是坐在椅子上最方便取到的,要么是最常看的,要么是最重要的。
庞时远大喜,就地将这三本书翻了起来,可是来回翻了几遍,也没发现特别之处。
“嘶……”
庞时远想不出所以然来,便对书童道:“这三本书我先带回去看,其余书,我这就差人来搬。”
将书拿回衙门,庞时远又仔仔细细地将三本书统统翻了一遍,翻完已是半夜子时。
他困得不行,随手将三本书往桌案上一推,准备去睡觉。
却忽然发觉三本书叠放在一起,有的书名被遮了一半,略一组合,赫然可得“门下”两个字。
“门下!门下!”庞时远大喜,这可能是个暗语,意思是物证藏在门下!
庞时远又看向《范文正公集》,这本书书名中,应该也有字暗示着什么。
“正门下?公门下?”庞时远大喜,可能这就是死去的房大人提前留下的暗语。他死前想烧了书,恐怕也是为了保护家人,防止他们被牵连。
“那暗语便是‘正门下’了,那物证一定藏在房家的正门下面了!”庞时远顿时兴奋起来,激动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就直奔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