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1 / 2)刑警碰上剧情:疯狂崩坏模式开启首页

时清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思绪如电,基于李和伟厅长的说法,她确实又捕捉到了一些新的灵感。

“凶手虽然最开始的手法有些稚嫩,但也明显能看出利落。”

时清暖环顾众人,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从他下手的干脆程度以及对人体要害部位的精准把握,不难推测,他的职业有可能像我们这样是法医,凭借专业知识熟知人体结构,能迅速找到致命点;

也可能是医生,长期的医学训练让他们对人体构造了如指掌,下手稳准狠;

军人也存在很大嫌疑,他们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精准的动手能力,在执行任务时培养出的果断,很可能体现在作案过程中;

还有警察,熟悉执法流程和调查手段,懂得如何规避风险,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武力和解剖学知识,这些都能为其作案提供便利条件。

或者,即便不是从事这些职业,他也极有可能专门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陆晨开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认同的光芒:“清暖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些职业的人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与凶手作案时所展现出的特点相契合。

尤其是在解剖学知识和动手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我们缩小嫌疑人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小文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时清暖的观点,一边写一边说道:“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重点排查这几类职业的人群?

尤其是在案发时间段内,与红灯区有过交集的。不过,这些职业的人员数量庞大,排查起来难度不小。”

黄文斌皱着眉头,陷入沉思:“确实,而且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很多人的职业信息可能都发生了变化,想要精准定位到嫌疑人,如同大海捞针。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条线索。”

官婉儿微微点头:“虽然困难重重,但这是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有力线索。

我们可以从当年的档案记录入手,调查在案发时间段内,从事这些职业且与红灯区有联系的人员信息。

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在的情况,看看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近期有异常行为。”

李和伟听着众人的讨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大家的思路很清晰,就按照这个方向去调查。这起案件影响恶劣,我们必须尽快将凶手绳之以法。”

不知不觉,日头已然西斜,已至下午时分。李和伟厅长依旧稳稳地待在逮捕者小队的办公室里,丝毫没有要离开的迹象。

回想上午,李和伟郑重其事地表明,要加入他们逮捕者小队,与大家并肩作战,一同将这个罪大恶极的凶手缉拿归案。

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毕竟这桩令人发指的连环杀人案就发生在J县的土地上,作为J县警界的重要领导,他深感责任重大,内心的使命感驱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参与到案件的侦破当中。

此时,办公室内的气氛依旧紧张而压抑,众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梳理着线索。

李小文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不断筛选、比对海量的人员信息;

陆晨开手持放大镜,在一堆泛黄的档案上仔细甄别,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隐藏线索的细节;黄文斌则在各个文件柜之间来回穿梭,为队友们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

而官婉儿和时清暖正围坐在一张堆满资料的桌子前,小声讨论着案件的新线索。

官婉儿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地说道:“按照目前我们梳理出的线索,凶手极有可能是个心思缜密、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的人。他能在这么多年里连续作案,还一直逍遥法外,可见其狡猾程度。”

时清暖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应道:“没错,而且从他对受害者的选择以及作案手法来看,他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扭曲。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他的犯罪心理,才能更精准地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

这时,李和伟踱步走了过来,他微微俯下身,目光扫过桌上的资料,开口说道:

“你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从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入手,再进行一轮更细致的排查。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之前被我们忽略的关键人物。”

官婉儿和时清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官婉儿连忙说道:“厅长,您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们之前虽然对受害者的社会关系进行过调查,但可能不够深入。毕竟时间过去太久,很多信息都需要重新核实。”

李和伟直起身子,拍了拍官婉儿的肩膀,鼓励道:“那就抓紧时间行动吧。记住,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

官婉儿紧盯着密密麻麻的资料,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繁杂线索里理出关键脉络。

可随着时间流逝,那一团乱麻般的思路非但没清晰,反而愈发纠缠,她只觉脑袋像是被重锤一下下敲打着,钝痛难忍,太阳穴也突突直跳,仿佛随时都会炸裂。

实在不堪重负,她长舒一口气,抬手关掉电脑,决定出去走走,让紧绷的神经放松片刻。

她站起身,脚步略显沉重地走出办公室。

站在走廊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抬眼打量起J县公安厅的环境。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斑。墙壁上挂着的警徽,在日光映照下闪烁着庄严的光芒。

正四处张望着,她瞧见几个警察搬着大量枯萎的花丛厅长办公室走出来。

好奇心顿起,官婉儿快步迎上前去,轻声问道:“这花怎么了?”

一个年轻小警察,双手吃力地抬着花盆,微微侧头看向她,回答道:“我们厅长喜欢鲜花,可这花总是养不活,没办法,我们只能常帮他换新鲜的花。”

官婉儿看着他们忙得汗流浃背,心里一软,主动说道:“我也来帮你们吧。”

小警察一听,脸上满是惊讶与惶恐,连忙摆手劝阻:“可不行啊,您是从A省过来的特别小组,这么重要的人物,哪能让您干这个活儿!”

但官婉儿心意已决,笑着摆摆手,执意道:“都是为了工作,别这么见外,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能快点弄完。”

在她的坚持下,众人一同走进了厅长办公室。

一踏入屋内,官婉儿便被屋内的整洁有序震撼到了。

整个办公室窗明几净,地面光洁得能映出人影。

办公桌上各类文件分类摆放,整齐划一,就连一支笔、一个本子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书架上的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书脊朝外,按照类别和大小依次排列。

再看那摆放鲜花的窗台,虽然此刻花已枯萎,但花盆擦拭得一尘不染,周围也没有丝毫杂物。

官婉儿一边帮忙搬花,一边暗自思忖:“厅长平日里想必是个对生活极其讲究、自律且有条理的人。

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要是能运用到案件侦破上,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正想着,手上动作不停,和大家齐心协力将枯萎的花搬了出去,又小心翼翼地将新换来的鲜花安置在窗台,看着那娇艳欲滴的花朵,为略显严肃的办公室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

官婉儿是最后一个走出厅长办公室的。

她站在门口,手扶着门把,目光再次缓缓扫过整个办公室。

整洁有序的环境,每一处都仿佛被精心雕琢过,可她心底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怪异感,就像一幅完美的画卷上,隐匿着一处不易察觉的瑕疵。

关门前,她的视线在办公室里反复逡巡,试图揪出那一丝违和感的源头。

就在她想要再仔细探寻时,身旁一个小警察笑着说道:“我们厅长办公室很整齐吧,这可都是他自己收拾的。他平常很随和的,对我们也很好。”

官婉儿微微一怔,思绪被小警察的话语打断。她下意识地点点头,回应道:“确实很整齐,看得出厅长是个很自律的人。”

可话虽如此,她心里那股疑惑却并未消散,反而像一颗埋在心底的种子,愈发渴望破土而出,探寻真相。

小警察见官婉儿回应,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是啊,厅长不仅生活上自律,工作上更是严谨认真。每次遇到大案子,他都亲力亲为,带着我们一起研究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官婉儿听着小警察的描述,表面上微笑着附和,可内心却在不停地思索。

她与厅长接触的时间虽不长,但从刚刚在办公室里的观察以及小警察的话语中,能感觉到厅长确实是个行事作风严谨的人。

然而,那股违和感究竟从何而来呢?难道是某个看似寻常的物件摆放位置不对?还是某个不经意间的细节被她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