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1 / 2)刑警碰上剧情:疯狂崩坏模式开启首页

然而,要从众多公职人员中筛选出与案件有关的人,这个工作量可谓极其庞大。

时清暖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哪怕再困难,我们也要查下去。这是为了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也是我们身为警察的职责。”

官婉儿点了点头,看向几位前辈:“前辈们,如果之后你们又想起什么,麻烦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这个案子拖了太久,不能再让凶手逍遥法外了。”

几位女警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官婉儿和时清暖起身告辞,走出办公室后,两人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

在那间被紧张氛围笼罩的办公室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线索梳理之中。

李小文、陆晨和黄文斌围坐在长桌旁,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是他们从各个部门紧急调取来的公职人员信息。

李小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睛紧盯着屏幕,将公职人员的年龄、性别等关键信息逐一录入电子表格,时不时皱起眉头,仔细甄别那些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细节。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在二十多年前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出现出入红灯区的行为也不是没可能。”她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标记出重点关注对象。

陆晨则手持放大镜,在一堆纸质档案上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处涂改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有些档案可能存在信息遗漏或错误,我们必须严谨对待,确保没有遗漏任何潜在线索。”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专注得仿佛世界只剩下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黄文斌在一旁忙得满头大汗,不停地在各个文件柜之间穿梭,为大家寻找所需的资料,偶尔也会凑到桌前,提出自己的看法:“你们说,会不会有些公职人员为了隐瞒自己的行为,故意篡改了档案记录呢?”

与此同时,办公室的另一角,时清暖坐在桌前,神情凝重地整理着两位受害者的资料。

她的面前摆放着孙曼华和姚小花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容灿烂,却再也无法享受这美好的世界。

时清暖轻轻抚摸着照片,眼中满是悲悯。“曼华,小花,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

她低声呢喃着,随后翻开厚厚的尸检报告,逐字逐句地分析着每一个细节。

从伤口的形状、位置到死亡时间的推断,她都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试图找出凶手留下的蛛丝马迹。

“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如此相似,凶手必定有着特定的作案模式和心理动机,我一定要找到它。”

而官婉儿则站在一幅巨大的J县地图前,手中拿着不同颜色的马克笔,在地图上仔细标记着凶案发生的地理位置。

她的眼神中透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要从地图上的每一个点和线中挖掘出隐藏的秘密。

“孙曼华的案发地点在红灯区的边缘,而姚小花的埋尸地点在郊外的杂草地,看似毫无关联,但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她自言自语道,一边标记一边思考着凶手的行动轨迹和作案逻辑。

“凶手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是随机的,还是有特定的考量?”

她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又一条假设的路线,试图还原当年案件发生的场景。

在那乌云压顶、气氛压抑的日子里,众人对着此前发现的几具骨架毫无头绪,满心焦虑,陷入了深深的无助,一个个愁眉不展。

谁能料到,命运好似执意要将这场惊悚的戏码推向更恐怖的境地。

紧接着,又有施工方在进行挖掘作业时,一铲子下去,竟再度触碰到冰冷刺骨的骨头。

刹那间,时间仿若凝固,施工人员惊恐的呼喊声,瞬间划破了沉闷压抑的空气。

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在政府主导修建的高架道路挖掘现场,同样惊现骇人的骨架。

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类似的发现不断涌现。

从起初发现的零星几具,到如今,林林总总,算上孙曼华与姚小花之前发现的,竟然足足有15个骨架。

这桩惊天的连环杀人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整个地区激起千层浪,影响迅速扩散,最终震惊了首都。

首都方面对此高度重视,即刻组建了一支精英荟萃的专案组,也就是肩负重任的逮捕者小队。

消息传到J县,J县的副厅长态度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此前,面对这棘手案件,他整日愁眉紧锁,对待相关人员难免带着几分急躁。

可如今,得知他们是专案组,他一改往日的看不起,甚至开始对大家和颜悦色起来。

副厅长心里清楚,这起案件早已超出J县独自应对的能力范围,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专案组,盼着他们能抽丝剥茧,揭开这一系列惨案背后隐藏的真相 。

厅长李和伟满脸凝重,亲自前来找专案组。

李和伟言辞恳切,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与期待,对众人说道:“各位,这案子已经闹得太大了,整个县城都人心惶惶。只要你们能找到真凶,不管你们要什么,我一定全力满足,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陆晨开作为小队的副队长,脸上挂着沉稳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回应着李和伟厅长。

这案子错综复杂,绝非轻易就能攻克,可不能在这时候被轻易许下的承诺冲昏头脑。

只见他微微欠身,客气地说道:“李厅长,您的支持我们万分感激。不过您也知道,这类案件侦破起来需要时间,更需要严谨的调查。我们会全力以赴,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状况。您放心,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跟您沟通,也希望您这边能一如既往地配合我们。”

表面上,陆晨开这番话是在表达对厅长的尊重和感谢,可话里话外又巧妙地避开了厅长给出的“只要……就……”的承诺陷阱。

他心里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投入案件调查,而不是被一些不确定的承诺分散注意力。

几人围坐在堆满资料的桌前,神情专注而凝重,深知整理受害人资料对于揭开案件真相的重要性,遂默契地展开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