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李逸把魏征推荐给孙伏伽的了。”裴寂笑道。
君臣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皇帝就决定,授魏征为秘书丞,从五品上,命魏征出使黎阳,安抚山东。“裴监以为,派何人去山东主持大局?”
“淮安王可为山东道安抚大使,”
淮安王李神通,名寿,字神通,李渊的堂弟。李渊在河东起兵后,李神通从长安跑到鄠县山里,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人裴勣、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
后来李渊第三女,派家奴劝说了西域胡商何潘仁,一起去依附李神通,于是他们合兵一处,攻克鄠县,李神通拥众万余人,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李渊渡过黄河,李神通等遣使迎接。
他也算是为大唐开国,立下不小功劳,甚至到如今,手底下也还有一支嫡系人马,算是一个实力山头。
如今李神通是右翊卫大将军,任职宗正卿,掌管宿卫。
李神通的能力是得到证明的,有统领部众打仗的经验,而且是皇帝的堂弟,也是可以信任的。
“副使呢?”李渊问。
“副使可选一位山东人。”
李渊道:“那就黄门侍郎崔民干吧,他博陵崔氏,博陵崔在山东够有名望了。”
崔民干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他的曾祖父就是北魏有名的重臣崔孝芬,虽然崔孝芬逃过了尔朱荣的河阴之变,没成为黄河水鬼。但后来却没逃过高欢的屠刀,崔孝芬等孝武帝重臣,全被高欢所杀,
崔孝芬八子,五个一同被杀。崔民干的祖父是崔孝芬次子,从此离开博陵故土,西奔关中孝武帝,这一支从此世代出仕关陇西魏、北周、隋、唐,累世冠冕,门第清华。
李渊率兵入关中,崔民干也是带着子弟等第一时间主动迎接,李渊称帝后授他黄门侍郎要职。
崔民干这支,虽说离开博陵三代,但毕竟名望在那。
“便以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山东道安抚副使。”
“山东各路兵马,悉归李神通节制。”
谈话间,
宰相陈叔达带来一个坏消息。
“楚贼朱粲,围攻南阳,霖雨城坏,邓州刺史吕子藏拒贼招降,帅麾下力战而死,
城破,山南道抚慰使马元规,亦死。”
听到这个噩耗,李渊脸上笑容僵住,许久才一声长叹,“马元规乃是朕当年随父在安陆时的同学,朕入长安,第一时间上表归附······”
说到这,李渊叹息。
马元规奉李渊之命,抚慰山南,当时的南阳和襄阳,都在王世充的部下王弘烈掌握之下,
南阳郡丞吕子藏一心忠于杨广,马元规前往招抚,吕子藏每次收到招降书,不仅将之撕毁,还杀马元规派去的使者,
直到后来杨广被弑江都,马元规上书请皇帝派吕子藏女婿持皇帝手诏来招降,吕子藏为杨广发丧成礼,然后才归附长安,拜邓州刺史封南阳郡公。
朱粲流窜到南阳一带后,吕子藏联合马元规将其击败,吕子藏请求乘胜追击,但马元规却不肯,后来吕子藏请求率本部去追,马元规还不肯,
马元规有他的理由,朱粲是流贼,四处流窜,想追击歼灭太难,把他们赶走了就行,先安心清剿余贼,恢复生产,想办法把襄阳也拿下再说。
结果朱粲死灰复燃,很快卷土重来,马元规弃邓州城,退守南阳城,结果又遇大雨冲毁城墙,最终城破,马、吕二人皆战死。
随着他们的战死,马元规辛苦抚慰经营的山南局面,也可以说崩坏了。
“朱贼破邓州、南阳后,已经向西进军,正在围攻淅州,淅州若破,朱贼必然进犯商州,
陛下,朱贼残暴无比,被他打下的城池,都洗劫一空,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壮丁裹挟为军,打不下城池抢不到粮,就吃人,
如果让朱贼在山南坐大,则后患无穷,必须立即出兵围剿。”
李渊也顾不得为老同学悲伤,
“陈相以为何人可挂帅山南?”
“太常卿郑元璹少在戎旅,尤明军法,可抚慰山南。”
“好,便以郑元璹为山南道抚慰使,调集一万步骑给他,让他讨灭朱粲。”
朱粲必须死,不仅是他攻城夺地杀官,更重要的是朱粲还自称楚帝,既然敢称帝,那连招降的余地都没了。
更何况,这个朱粲太过残暴,他攻下邓州城后,不仅是纵兵抢掠,而且抢完以后,把邓州城放火烧了,
城外熟了的麦子,百姓来不及收,他也不要,也放火烧了。
反正他要粮,就去攻城,攻不下城又没粮,那就抓人来吃。
他现在又攻下了南阳城,肯定也会把城中青壮都裹挟为兵,把南阳城烧了,接着又来攻淅州,吃光烧尽后,又会去攻商州,
这种人可怕之处不仅是吃光烧光,还在于他走到哪,哪里就毁了,必然发生饥荒,
到时山南无数饥民,必然涌入隔壁的关中,
这谁他娘的受的了,关中也没余粮啊,还指望山南能上缴些粮草呢。
李逸陪着魏征在长安城里闲逛,
李逸提出送魏征一座宅子,魏征不要,“我现在光棍一人,住哪都一样,”
“长安比洛阳好多了,先前洛阳城中缺粮严重,百姓饥饿,石米直钱八九万,可笑的是,王世充提议用洛阳的绢布换李密的米,他居然真同意了,硬是给王世充吊了命,否则洛阳不攻自破了,”魏征感叹。
长安城中现在粮价,基本维持在斗米匹绢上,虽说比当年开皇盛世时贵了十倍,但放眼当今,能够有较稳定的粮价,已实属难得了。
刘黑子骑马寻到两人,“阿郎,孙中丞派人来家,说陛下降旨,授魏公从五品秘书丞,让魏公赶紧去吏部缴钱领取告身呢。”
“师兄,事成了,走,领告身去。”
魏征也很激动,一路急赶到吏部,结果一听要交二十匹绢的告身钱,魏征却囊中羞涩。
李逸赶紧替他递上一个一两重的小金铤,还笑着跟老吏说剩下的八百钱,就请大家喝茶。
“多谢浅水伯,”老吏不客气的笑纳,给魏征办起手续来也是痛快了许多。
等魏征终于拿到了秘书丞的官告和敕谍后都还有点不敢置信。
“走,陪师兄去领取官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