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为魏征指路(2 / 2)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端起酒杯先闻了闻,“这酒香味独特,还有点柿子香。”

轻抿一口,脸微红,

“果然劲大。”又抿一口,细品。

一杯酒喝完,“这酒,不错。”

王氏决定拿些柿子酒来卖,就按李逸说的,打一张大的方桌,现烤现卖,一张桌其实也不止能围三个客人,多围几个也行,甚至若生意好,也不一定只设一张烤桌,可以多弄几张。

她一人烤几张桌子也忙的过来。

“无逸你这酒朝廷不禁吗?”魏征问。

“我这酒不用粮食,我找了上面特别申请,所以拿到了酿造许可。”

“难不成真的只用柿子酿制?”

“嗯。”李逸点头。

魏征有点想不明白,酿酒居然不用粮食,俗话都说酒是粮食精,不用粮食只用柿子酿成酒,这可就很了不得了。

李逸能拿到许可,也是跟官方的酿酒坊合作的,他向官坊买酒曲,还买酒糟。

买酒糟是柿子发酵用,用酒糟发酵还是比较稳定且节省的,后世柿子烧,一般都是用做馒头的酵母,

酒糟发酵更稳定同时,还能让柿子烧风味更好。

对于酿酒官坊来说,酒糟没啥太大作用,只能喂牲口,李逸钱购买,他们自然乐意。

又有客人要烧豆腐,王氏便过去招呼,还跟这熟客说打算弄烤桌,还要卖酒,问客人意见。

那客人也说不错,很期待。

“这个妇人挺能干的,”魏征道。

“嗯,妇女也有顶半边天。”李逸笑着说。

这话倒让魏征愣了下,

“师兄有什么打算呢?”

“现在很迷茫,”魏征实话实说,

跟着李密,用心辅助,可根本不得重用,如今随着李密来投长安,也还没得到任用,

他可能跟其它没授官的人一样,可能还得等。

“我对长安也不熟,我这关东人来了关内,两眼一抹黑。”

魏征这些年也没攒什么钱,只攒了十几箱书而已。

要是迟迟不授官职,魏征在这长安城,甚至都生活不下去。

李逸看他迷茫的样子,哪里像是未来名相,一代人镜啊。

“我听说太子倒是很礼贤下士,到处招揽人才,要是朝廷迟迟不授官,我只能去东宫碰碰运气。”魏征实话实说。

“听说太子很欣赏你,还曾要举荐你为侍御史?要不你帮我引见下太子?”魏征道。

李逸给魏征续了一杯酒。

“其实,我觉得以师兄之才,现如今留在长安,难以施展才华,倒不如再出去搏一搏。”

“出去?”魏征意外,“我觉得当今天下大势已明,江山必属李室。”

“师兄说的没错,我说的出去,不是去投别人,而是出去建功。”

“细说。”魏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李逸放低声音,“师兄,如今李密兵败来投,但他在关东还有许多地盘、人马,虽然有不少人投降归附了王世充,但仍还有许多没降的,

这些人马中,尤以黎阳徐世绩名望和实力都不弱。

师兄可以上书朝廷,主动请求前往黎阳为朝廷招抚徐世绩,

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州,这么大的地盘,那么多兵马,现在也都迷茫着呢,

师兄你在李密帐下这么久,跟徐世绩等应当也是相熟,此时毛遂自荐,代朝廷前往招抚,岂不是正好?”

魏征眼睛明亮起来,“可是,朝廷真会如此信任我?”

“朝廷现在以秦王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又在陕州设有总管府,以宗室李孝基为总管,此前还派大理少卿张道源慰抚河北,

这次中原剧变,朝廷肯定也很快会派宗室、重臣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副使,就如马元规任山南道安抚使一样,

但是,就算派出宗室重臣为安抚大使,可仍还需要一个中间人。

你以前是李密的记室参军,现在跟李密入长安,再去山东招抚,肯定比我大唐派去的人,更能让徐世绩等相信。”

“好,”魏征举杯,一饮而尽,下定决心,不去东宫自荐,而是要再回山东走一趟。

“师兄记住,山东之行,最关键的就是徐世绩,他是瓦岗创立元老,如今实力也最强,李密败走后,没降王世充的,现在都以他马首是瞻,只要你能说服他归附,则整个山东李密旧部,都会跟着归附,

就算只劝降了徐世绩一个,也绝对是大功一件,起码能给师兄挣个绯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