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为魏征指路(1 / 2)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第151章 为魏征指路

李逸带着魏征走进东市的一间煎店,

“王娘子,来两份煎,”

铺子里一个年轻妇人正在忙碌着,衣袖用绳索缚定挂在脖颈间,露出两支素手。

“啊,李郎来了,快坐。”

王娘子笑着过来,赶紧给他们的桌凳擦了一遍,接着又给两人一人端了碗浆水。

魏征打量着这个妇人,可能二十岁左右,长的有些姿色,干活很麻利。等王氏走了,他笑问李逸,“听说你娶了京兆杜氏千金,怎么跟东市店的妇人关系也不一般呢?”

“常来,便熟了,不过倒没别的关系,前段时间我随军泾州,后来在泾州城里一个店吃煎,店家王麻子见我是长安来的,委托我个事,说有个女儿嫁到长安三年了,随夫在东市开了个煎店,但战前就很久没有音信了,

于是委托我带些东西来,看看女儿女婿情况,最好是能寄封家书回去。”

李逸端起浆水喝了口,味道不错。

“我回长安后,便按着地址寻来,结果发现王娘子的丈夫病重,家里借了不少钱,店也被抵了出去,自顾不暇呢,”

“然后呢?”魏征笑问。

“我就帮了点忙,”

对李逸来说,王氏遇到的难题,于他只是小问题,他借给王氏一笔钱,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先还清了债务,拿回了店铺。

丈夫呢也可继续买药医治,婆婆在家照顾儿子,王氏则专心在店里做生意赚钱。

王氏以前在泾州就跟着父亲王麻子煎,煎手艺很好,人长的也不错,西北边地来的,也较彪悍,这性子倒反而是很让人喜欢,生意很好,

李逸来东市时,也挺喜欢来这里坐一坐的,帮着赶跑了几伙想来占便宜的地痞闲汉,东市人也知道王娘子后面有位贵人,一般不敢来招惹。

“你那个柿子烧,拿出来咱再喝两杯。”魏征好酒,自己也酿酒,甚至还改进了祖传酿酒方子,酿出的酒也很不错。

李逸摸出酒瓶,一人倒了一杯。

他打量着魏征,

今年三十九岁,看着像是四十五往上了,一脸皱纹,甚至有些白头发,人比较高、瘦,留着山羊胡子,更显老气。

身上一件麻布的夹袄,显得有些旧。

挺落魄的,

无逸记忆里,六年前的玄成师兄,还是比较充满朝气的。

或许是这几年东奔西走,怀才不遇,消磨了一些志气吧。

“广亮师伯可还好?”

魏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咂巴嘴,长叹一声,“紫云观毁于战火,我师傅也没于兵灾,”

李逸也不由的叹息,

这狗日的乱世,连出家人都逃不过啊。

王娘子端来煎好的油炸糕,还端来一盘子烤好的豆腐。

配了两碟小菜,

“李郎你们慢吃,”

李逸见店里生意还是很不错的,“这烤豆腐卖的怎么样?”

王氏笑着说李逸教她店里做烤豆腐,没想到很受欢迎,虽然这豆腐烤起来十分费功夫,得文火慢慢烤,一点急不来,可炭火慢烤好的豆腐,外酥里嫩,烤的鼓鼓胀胀胖乎乎的,

放到嘴里咬一口爆浆,蘸上配制的蘸料,味道更佳。

这种烤的豆腐,不是普通豆腐,需要发酵,有点发霉微臭,这时的豆腐拿来烤是刚好的,风味独特。要是没发酵,那烤不出这味道,反而还有些酸。

李逸在长安两市的豆腐铺子已经开业,他给王氏店里供应这种发酵豆腐,教她卖烤豆腐,既帮她提升生意,也同样是给自己铺子增加销量。

“我给你再提个建议,”

李逸看了眼小店,“你应当在做个大方桌,中间放个炭炉烤架,桌子除你烤豆腐这面,其余三面放碗、筷、蘸水,

现烤现吃,你现烤,客人现吃,还能边吃边聊天,更有氛围,”

魏征道:“这围着现烤现吃,也不好计数啊。”

“这容易,客人每夹一块豆腐,你就在他面前放一粒黄豆,最后结账时,有几粒黄豆,就是吃了几块烤豆腐。或是把黄豆放在自己面前也行,都比较方便的。”

魏征竖起大拇指,“你这个法子好,黄豆计数,就不用心里记着记错了,更不会有争执。我也提个建议,这烤豆腐跟煎比起来,更适合慢慢吃慢慢聊,你可以捎带卖点酒,

这酒加烤豆腐,最合适慢吃慢聊了,而且酒的利润当不少。”

李逸觉得魏征这提议很不错,

“现在朝廷禁屠沽,不许私酿,酒特别贵,也不好买嘞。”王娘子道。

“这个容易,我刚好有酒铺,有自酿的柿子酒,到时你可以试着卖卖看。”

李逸说着让她拿来一个杯子,给她倒了一小杯,“王娘子你试试我这柿子烧,酒劲比较大,慢点喝。”

王娘子笑说她以前在娘家,每年都要帮父亲酿糜子酒,冬天还要烧酒,被酒气熏的酒量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