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优生优育(1 / 2)大明第一国舅首页

马寻去了一趟中书省,不少淮西人就跟看猴一般看笑话。

不过这也就是一个小插曲罢了,百官还是要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百姓还是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只是有些人现在的情绪越来越亢奋,因为大封功臣就要正式开始了。

定下的时间就是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这不是因为双十一,而是因为这是良道吉日。

马寻兴高采烈的换好衣服,对刘姝宁说道,“我们先进宫,要不然过两天肯定慌慌张张。”

刘姝宁对此肯定没有意见,这几天就是在忙着大封功臣的事情,要提前安排很多事情。

后天就要大封功臣了,虽然很多事情都定下来了,她也提前知晓了答案。

不过心里肯定还是期待,为马寻被正式册封而骄傲,为父亲刘伯温封爵而自豪。

刚到小院,李景隆立刻趴下行礼,“舅爷爷。”

“你这是跟谁学的?”马寻有些好笑了,“要么跪着,要么站着,怎么就趴着了?”

李贞也忍不住抱怨说道,“还能是谁,还不是你那好姐夫。孩子小不懂事,他偏偏天天撺掇,现在习惯改不过来。”

这大概率就是朱元璋的锅了,爱屋及乌的因素让他对李景隆格外偏爱,以前是抱着不撒手的。

李景隆就爬了起来,小大人一般的主动去拿缰绳,牵着旺财就往院子里走。

马寻顿时哭笑不得,“去我院子,旺财是我家的!”

李景隆当做没听见,两条小短腿捣腾的更快了,还在和旺财说着话。

将旺财拐回家的概念可能没有,但是李景隆绝对是将它当做了自家的,得牵回来才安心。

李贞也哭笑不得,“景隆,怎么跟你说的!不是咱家的,咱不能乱来!”

马寻好笑的说道,“孩子都是一个样,总是看着眼前的一些东西不撒手。随他开心,反正旺财自己会回去。”

李贞就说道,“这孩子都给你们惯坏了,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这哪行啊!”

“保儿不进宫?”马寻好奇问道,“过两天就大封功臣了,到时候咱们三个都得过去。”

李贞笑着说道,“他明天进宫,倒是我父子二人同时受封,还是重八封赏太多。”

“封赏的多,让做的事情也多。”马寻就吐槽说道,“老二几个还没练明白,让我去中书省。我去的话,保儿几个都看我笑话。”

李贞对此就只是笑而不语,他也听说马寻去中书省耍威风了,让那个炙手可热的胡惟庸战战兢兢。

虽然不懂太多朝堂上的事情,可是李贞也觉得马寻该去中书省的时候就要去。

不做事都行,出面了就够,这是代表重八呢!

朱橚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姑父、舅舅,父皇让你们去他那边用晚膳。”

李贞和马寻也没意见,倒不是说马寻每次入宫都会和朱元璋、马秀英一起吃饭。

偶尔是自家亲戚走动,偶尔也是因为有些事情要安排。

朱元璋这个皇帝实在太勤政、太忙,所以有些事情只能在饭桌上安排了。

果然也不出所料,马秀英看到李贞后说道,“姐夫,您多担待些。重八还没处置完事情,得过会才能回来。”

“都是自家人,就别说这些。”李贞温和说道,“重八要处置的国事不少,你也跟着受累。”

刘姝宁行完礼之后,自然的开始加入安排饭菜的行列之中。

看到马寻大大咧咧的坐着,马秀英有些嫌弃,“见不到事情多,也不来搭把手?”

马寻站起身看了看,随即又坐下,“先不说姝宁在帮忙,我外甥女也都在帮忙,用不着我去添乱了。”

朱静茹和朱静娴也都笑起来了,最初见到舅舅的时候他可是十分拘束,现在就越来越放的开了。

马秀英也就是吐槽一句,倒不是真的要让马寻来打下手。

只是马秀英也好笑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要是没人伺候你,估计你也过不好。”

“活估计是能活下去,就是不如现在自在。”马寻就笑着说道,“还是当权贵舒服,都不用操心吃什么了。”

马秀英笑着说道,“今晚上桌上可有鱼,现在也懒得多管你了。”

马寻在朱元璋、马秀英面前越来越自然,而马秀英他们对马寻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处处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