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回道:“娘娘,咱们且看着吧,皇上定会公正裁决的。不管怎样,咱们还是小心行事,莫要卷入这是非之中。这后宫的水太深了,咱们可得小心应对,千万别给自己惹麻烦。咱们只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的。”宫女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回答着,脸上满是担忧。
珍妃叹道:“但愿此事能早日了结,这后宫也能恢复平静。我只愿能在这宫中安然度日,不想参与这些争斗。可这后宫之中,想要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咱们只能处处小心,免得被人算计了。也不知道这丽妃究竟是被人陷害,还是真的做了这等恶事。”珍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而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也在为此事争论不休。
大臣甲说道:“皇上,此事关乎后宫安宁,必须严惩不贷,以正宫规。若不加以重罚,恐后宫众人纷纷效仿,那后宫将永无宁日。还请皇上当机立断,切莫犹豫不决。此事若不严肃处理,恐怕会影响皇上的威严和朝廷的声誉。”大臣甲的表情严肃,语气坚决,他拱手向皇帝进言,眼中充满了急切。
大臣乙则道:“但也需查明真相,万不可冤枉了丽妃娘娘。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故意陷害丽妃娘娘,那也会让人心寒。还请皇上慎重考虑,莫要仓促决断。我们不能仅凭这些证据就轻易给丽妃定罪,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确保没有冤情。”大臣乙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他担心此事处理不当会带来不良后果,也向皇帝拱手进谏。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烦闷不已。
李公公在旁说道:“皇上,您莫要太过忧心,真相总会大白的。这些大臣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您还需仔细斟酌,做出明智的决断。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操之过急。您可要保重龙体,莫要为此事伤了心神。”李公公轻声劝慰着皇帝,脸上满是关切。
皇帝说道:“朕怎能不忧,这后宫之事若处理不当,如何安民心。朕身为天子,必须要给众人一个公正的结果。可这其中的真相究竟如何,着实让朕头疼。朕必须要慎重考虑,不能冤枉了无辜之人,也不能放过有罪之人。”皇帝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又有新的证人出现。
这证人是丽妃宫中的一个小太监,他战战兢兢地说道:“皇上,奴才曾亲眼看到丽妃娘娘与小德子密谈。当时他们在花园的角落里,神情紧张,似乎在商量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奴才不敢靠近,只远远地瞧了一眼。但奴才可以确定,那就是丽妃娘娘和小德子。奴才不敢撒谎,若有半句假话,愿受千刀万剐之刑。”小太监的声音颤抖着,身体不停地发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丽妃尖叫道:“你这狗奴才,胡说八道,本宫何时与他密谈过?你定是受人指使,故意诬陷本宫。本宫要将你碎尸万段。本宫待你们不薄,你们为何要这般恩将仇报?”丽妃的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她恶狠狠地瞪着小太监。
小太监说道:“娘娘,奴才不敢撒谎,当时奴才就在门外,听得真切。奴才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求皇上明察,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小太监不停地磕头,额头上已经鲜血淋漓。
皇帝怒喝道:“你若敢有半句假话,朕要了你的脑袋。朕定会查明真相,若你所言属实,朕自会重重有赏。但若你胆敢欺骗朕,后果你是知道的。”皇帝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愤怒,他的目光在丽妃和小太监之间来回移动,试图分辨出谁在说谎。
面对这一系列的证据和证人,丽妃还能如何为自己辩解?皇帝又将如何做出最终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