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 / 2)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首页

将这一片蛏子全都收入桶中,于秋估摸着足够炒几盘了。

于是,他开始向礁石附近走去。

突然,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蚌壳,放在沙地上。

这么大的海蚌,要是活着,里面的肉一定不少!

他心里打着算盘。

然而,他一捡起蚌壳,竟然发现地面下藏着两只青蟹。

一大一小,小的那只被大的抱在怀里,这场面让人不禁想象它们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这大的青蟹拿在手中轻轻一掂,应该有三斤!

虽然他不能确定这玩意好不好,但相信到了黑市一定会有人识货。

而另一只较小的青蟹,可能只有一斤左右,但于秋依然毫不犹豫地将它们一同打包了。

此时。

那个小腿高的木桶已经装满了,鱿鱼几乎看不见了。

看来下次得带着秀秀一起来,她是本地人,比自己懂得多。

海边真是个好地方,还是他和秀秀相识的地方。

想到这里,于秋提起大约60斤重的大桶,准备离开海边。

而不远处刚干完农活的村民们,也陆陆续续赶往海边,大家都想着为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其中一位大娘看到于秋桶里的大青蟹,惊讶地说道:“你这第一次来就这么走运!看来今天应该都有收获了,竟然有这么大的青蟹。”

“我这是运气好。”

于秋笑着离开,加速前往黑市。

按平时的速度,他没多久就能到达。

可今天提着这个沉重的大桶,速度可想而知。

“看样子到家估计都深夜了。”

……

老湾县城。

正下班的王铁盖接到了妻子电话,说今晚爸妈要来,要他去买点海鲜。

但王铁盖在供销社逛了一会儿。

由于是高峰时间,供销社里的大部分海鲜都卖空了,剩下的也都是半死不活的玩意,极不新鲜。

岳父岳母好不容易过来一趟。

拿这些东西,王铁盖是没那个脸。

没办法,他只好去了黑市。

逛了几圈,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商品,便打算换点猪肉。

然而。

在一个角落里,他的视线被吸引住了。

他看到一个很有书生气质的男人。

这个男人面前摆着一个沾满沙子的大桶,周围围了一圈人,但没有人敢上前询问。

王铁盖确定自己闻到了海水的味道,于是走上前问道:“你桶里有什么好货?”

面对询问的王铁盖,于秋抬头一看,立刻意识到这位顾客肯定是个有钱人!

光是这人身上的西装,搞不好就得几百。

“我这儿有青蟹和蛏子。”于秋喊道。

王铁盖听完后有些失望,青蟹和蛏子这类海鲜,岳父岳母早就吃腻了。

当即转身准备离开。

于秋见状,急忙补充道:“我这青蟹可不是一般的青蟹。”

“能有多特别?”王铁盖闻言,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问道。

于秋从桶里拿出那只足足有三斤重的大青蟹展示给他看。

“青蟹能长到这么大?”王铁盖瞬间震惊,语气中透着几分失态。

当即,王铁盖下定决心:“你这些,我买了!你开个价吧。”

“这些全部给你,十斤米票,五斤肉票。”于秋直言。

“你这价可不低啊!”王铁盖听完皱起眉头,虽然他不缺钱,但也不能被随便糊弄。

“叔,这俩青蟹加起来有四斤多,还有这些蛏子,这还贵吗?”于秋笑着回应。

王铁盖思索了一会,忽然说:“照你这说法,好像是我赚了了。”

“不过我今天身上没带票,倒是带了钱。”

“这样吧,我再给五块,你跟我把这些东西送回家去。”

说着,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钱包,打开拿出了五块钱。

于秋接过钱,连忙说道:“叔,那咱们赶紧走吧,趁着这些青蟹还活着,蒸出来的味道可更鲜!”

这类交易在黑市中司空见惯,没人特别在意。

于秋收拾好东西,提着水桶跟着王铁盖走。两人快步前行,不到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个十分气派的小区,全是五层高的西式小洋楼,每栋楼之间都种满了各种花草绿植。

每层只有三户住户,于秋光看外观就能想象里面的宽敞和豪华。

这种房子不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社会地位才能住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