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救济万物,管理十方世界。
施展威灵没有之上,抑制神力没有之下;
广大就弥漫于宇宙,细微就收摄于毫厘。
没有灭亡没有诞生,历经千劫而永恒;
若隐若现,运行百福而长久至今。
精妙的道凝聚玄妙,遵循它不知其边际;
佛法流淌深沉寂静,汲取它难以测其源头。
所以知道蠢蠢的凡夫,区区的庸鄙之人,投入其中的意旨趣味,能没有疑惑吗!
然而佛教的兴起,根基在西方。
在汉朝宫廷闪耀梦境,照耀东方而流传慈悲。
古代分形分迹的时候,言语未传播就已成就教化;
正当常见常隐的时代,民众敬仰德行而知道遵循。
等到隐匿真形,迁移跨越世代,金色面容掩盖光彩,不再映照三千世界的光芒;
美妙形象展开图画,空有四八之相。
于是精微之言广泛传播,拯救飞禽走兽于三途;
遗留的教诲远远宣扬,引导众生到达十地。
佛有经典,能区分大小乘,更有佛法,传播正误的法术。
我的僧人玄奘法师,是法门的领袖。
幼年心怀谨慎机敏,早就领悟三空的功德;
长大契合神清,先包含四忍的行为。
松风水月,不足以比其清雅华美;
仙露明珠,怎能比其明朗润泽!
所以凭借智慧通畅没有牵累,神妙预测没有显现。
超越六尘而出众,使千古流传美名。
凝聚心思在内境,悲哀正法的衰落;
栖息思虑在玄门,感慨深刻的文字有错误。
想要分条整理,扩展以前的听闻;
截断伪续接真,开启后来的学习。
因此翘心向往净土,佛法游历西域。
冒着危险远行,拄着拐杖独自出征。
积雪早晨飞舞,路途迷失方向;
惊沙傍晚扬起,天空外迷失天空。
万里山川,拨开烟霞而前进;
百重寒暑,踩着霜雨而前行。
看重劳累轻视,追求深刻想要到达。
周游西方,十四年。
走遍异国,寻求正教。
双林八水,体会味道餐风饮露;
鹿苑鹫峰,瞻仰奇异。
承接先圣的至理名言,接受上贤的真传教法。
探索深奥的法门,精通奥秘的学业。
三乘六律的道理,驰骋在心田;
一藏百箧的经文,如波涛在海口。
自从所经历的国家无边无际,求取的经文数量有限。
总共得到大乘的重要经文,共有三十五部,总计五千零四十八卷,翻译传播到中原,宣扬美好的事业。
引来慈悲的云彩从西方,灌注佛法的雨露在东方。
圣教缺失又重新完整,苍生有罪又重新得福。
湿润火宅的干燥火焰,共同拔出迷途之人;
明朗金水的昏沉波浪,一同到达彼岸。
由此可知恶因导致业力坠落,善缘促使上升。
上升坠落的关键,只在于人自己的作为。
比如桂花生在高山岭,云露才能滋润它的花;
莲出于绿波,飞尘不能沾染它的叶。
不是莲性本自洁净而桂质原本坚贞,实在是所依附的高,那么微小的事物不能拖累;
所凭借的纯净,那么污浊的类别不能沾染。
那些草木无知,尚且凭借善而成为善,何况人伦有见识,难道不凭借福庆而成就福庆?
期望真经传播,与日月一同无穷无尽;
景福广泛传播,与天地永远宏大啊!”
写完之后,立即召见圣僧。
这时长老已经在朝门外等候谢恩。
听说宣召急忙进入,行俯伏的礼节。
太宗传请上殿,把文字递给长老。
长老看后,再次下拜谢恩,上奏道:
“圣上文辞高超古朴,义理情趣深邃微妙。”
“但不知道是什么名目。”
太宗说道:
“只是朕夜里随口说的,主要是答谢御弟的意思,名叫‘圣教序’。”
“不知道好不好?”
长老叩头,不停地道谢。
太宗又说道:
“朕才愧珪璋,言惭金石。
至于内典,尤所未闻。
口占叙文,诚为鄙拙。
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
循躬省虑,面恧心。
甚不足称,虚劳致谢。”
~~~~
“朕才能惭愧于圭璋,言语惭愧于金石。”
“对于佛教经典,尤其没有听闻。”
“随口叙述的文章,实在粗俗拙劣。”
“玷污了金简的笔墨,将瓦砾标在珠林之中。”
“躬身反省考虑,羞愧满面心中不安。”
“不值得称赞,白白劳烦了御弟的致谢。”
当时众多官员一起祝贺,顶礼圣教的御文,传遍朝廷内外。
太宗说道:
“御弟将真经诵读一番,怎么样?”
长老说道:“陛下,如果诵读真经,必须寻找佛地,宝殿不是可以诵读的地方。”
太宗非常高兴。
随即问当驾的官员:
“长安城的寺院,有哪座寺院洁净?”
班中闪出大学士萧瑀上奏:
“城中有一座雁塔寺,洁净。”
太宗立即命令众多官员:
“把真经各自虔诚地捧着几卷,同朕到雁塔寺,请御弟讲经去。”
众多官员于是各自捧着,跟随太宗前往寺中,搭起高台,布置整齐。
长老吩咐道:
“八戒、沙僧,牵着龙马,整理行囊;行者在我左右。”
又对太宗说道:
“陛下想要将真经流传天下,必须抄写副本,才可以散布。”
“原本还应当珍藏,不可轻慢亵渎。”
太宗又笑着说道:
“御弟的话,很恰当!很恰当!”
随即召翰林院及中书科各官员抄写真经。
又建一座寺院,在城的东边,名叫誊黄寺。
长老捧着几卷登上高台,正要诵读,忽然闻到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声叫道:
“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天去。”
下面的行者三人,连同白马,平地升起。
长老也将经卷丢下,从台上升到九霄,相随腾空而去。
慌得那太宗和众多官员望着天空下拜。
这正是: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
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
圣僧努力去取得真经,在西方游历了十四年。
艰苦的路程遭遇患难,经过众多山水遭受困顿。
功业完成了八九还加上九,修行满了三千以及大千。
大觉悟的妙文回到本国,至今在东土永远流传。
太宗和众多官员拜完,就挑选高僧,在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观看诵读《大藏真经》,超度幽冥的孽鬼,普遍施行善庆。
将誊抄记录过的经文,传播天下,这里暂且不表。
却说八大金刚,驾着香风,引领着长老四人及马五口,再次回到灵山。
来来去去,恰好在八日之内。
此时灵山的众神,都在佛前听讲。
八大金刚引领他们师徒进去,对如来佛说道:
“弟子之前奉佛祖金旨,护送圣僧等人,已经到了大唐,将真经交纳,如今特地回来缴旨。”
于是叫唐僧等人上前接受职位。
如来佛说道:
“圣僧,你前世原本是我的二徒弟,名叫金蝉子。”
因为你不听说法,轻慢我的大法,所以贬谪你的真灵,转生到东土。”
如今欣喜皈依,秉持我的加持,又凭借我的教法,取去真经,功成自当名就,加升大职正果,你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你因为大闹天宫,我用很深的法力,把你压在五行山下,幸好天灾满足,归入佛教。”
“而且欣喜你隐去恶、发扬善,在途中降妖除魔有功,有始有终,加升大职正果,你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你原本是天河水神,天蓬元帅。”
“因为你在蟠桃会上酗酒,戏弄了仙娥,贬你下界投胎,身体如同畜类。”
“幸好你记得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作恶,归入佛教,进入我的沙门。”
“在路上保护圣僧,却又有顽劣之心,色情没有泯灭。”
“因为你挑担有功,加升你的职位正果,做净坛使者。”
八戒口中叫嚷道:
“他们都成佛,为什么我却只做个净坛使者?”
如来佛说道:
“因为你胃口大、身体懒,食肠宽大。”
“天下四大部洲,瞻仰我佛教的人很多,凡是诸佛的事,教你净坛,乃是一个有享受的品级,怎么不好!”
“沙悟净,你原本是卷帘大将,先是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你下界。”
“你落在流沙河,生吃人造孽,欣喜皈依佛教,真诚恭敬加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又叫那白马:
“你原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
“因为你违抗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好得以皈依佛法,皈依我的沙门,每天亏你驮着圣僧来西天,又亏你驮着圣经返回东土,也有功劳,加升你的职位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人及马,都各自叩头谢恩。
马也谢恩完毕。
如来仍然命令揭谛引领着马到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进池中。
不一会儿,那马舒展身体,褪去了毛皮,换了头角。
浑身上长出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
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的华表柱上。
各位佛赞扬如来的大法。
孙行者又对唐僧说道:
“师父,如今我已成佛,和您一样,莫非还戴着金箍儿,您还念什么《紧箍咒》来束缚我?”
“趁早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千万别让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唐僧说道:
“当时只因你难以管教,所以用这个办法制约你。”
“如今你已成佛,自然没有了金箍儿,哪还有在你头上的道理!”
“你试着摸摸看。”
行者抬手去摸一摸,果然头上没有了。
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都归正了本位,天龙马也回归本真。
有诗为证,诗说: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
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
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
一体的真如转而落入尘世,融合四相再次修身。
五行论及色空仍是寂静,众多奇怪的虚名都不要去论说。
修成正果的旃檀皈依大觉悟,完成品职脱离沉沦。
真经传遍天下恩光广阔,五位圣尊高高居于不二法门。
五圣获得果位的时候,众多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蓝、土地,一切得道的师仙,起初都一起来听讲,到此时各自回归方位。
你看那:
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
金龙稳卧,玉虎安然。
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
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
八节奇花,四时仙果。
乔松古桧,翠柏修篁。
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
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
~~~~
灵鹫峰的山头聚集着绚丽的彩霞,极乐世界汇集着祥瑞的云朵。
金龙安稳地卧着,玉虎安然不动。
乌兔任凭随意来往,龟蛇任凭你盘旋。
丹凤青鸾心情舒畅,玄猿白鹿心意愉悦。
八节奇异的花朵,四季的仙果。
高大的松树、古老的桧树、翠绿的柏树、修长的竹子。
五色梅有时开放有时凋谢,万年桃时常成熟时常新鲜。
千种果千种花争相秀美,满天祥瑞的云气纷纷纭纭。
大众合掌皈依,都念:
南无燃灯上古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
南无清净喜佛。
南无毗卢尸佛。
南无宝幢王佛。
南无弥勒尊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无量寿佛。
南无接引归真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善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婆留那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才功德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大慈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广主严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
南无世静光佛。
南无日月光佛。
南无日月珠光佛。
南无慧幢胜王佛。
南无妙音声佛。
南无常光幢佛。
南无观世灯佛。
南无法胜王佛。
南无须弥光佛。
南无大慧力王佛。
南无金海光佛。
南无大通光佛。
南无才光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南无西天极乐诸菩萨。
南无三千揭谛大菩萨。
南无五百阿罗大菩萨。
南无比丘夷塞尼菩萨。
南无无边无量法菩萨。
南无金刚大士圣菩萨。
南无净坛使者菩萨。
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像这样等一切世界的诸佛,愿凭借这一功德,庄严佛的净土。
向上报答四重恩情,向下救济三途的苦难。
如果有见到听到的人,全都生发菩提心。
一同往生极乐国,全部报答这一世。
十方三世的一切佛,诸位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