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瑶心中一沉,温景的话虽然不中听,却是一针见血。
工程因为劳工队伍的不稳定,已经有部分延误,她心急如焚。
陆瑶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李工头,明日一早,召集所有劳工,我要亲自宣布新的安排。”
李工头领命而去。陆瑶宣布给劳工们增加工钱,并改善他们的居住和饮食条件,劳工们欢呼起来,气氛一时高涨。
人群中,一个精瘦的汉子低声对旁边的人说道:“这陆大人,看着挺大方,不会是缓兵之计吧?”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运河工地上,劳工们聚集在一起,嘈杂的声音如同沸腾的开水。
陆瑶站在高台上,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她宣布了新的工钱标准和伙食安排,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但欢呼声过后,一些窃窃私语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这陆大人,看着大方,不会是缓兵之计吧?”先前那个精瘦汉子再次开口道,“以前那些官员,哪个不是画大饼?干完了活,还不是一分钱都拿不到!”
“就是,我听说……”另一个劳工附和道,却被李工头粗暴地打断了,“都别瞎议论!陆大人是什么人?那是将门之后!说话算话!” 李工头色厉内荏,底气不足,反而让劳工们更加怀疑。
陆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没有出言解释,而是走到一个年迈的劳工面前,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觉得这伙食如何?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老人受宠若惊,连忙摇头:“不不不,挺好的,比以前好多了……”
陆瑶又与几个劳工攀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她亲和的态度和真诚的关心逐渐打消了部分劳工的疑虑。
夜深人静,陆瑶在帐篷内提笔写信。
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她疲惫的面容,但她笔下的字迹却依旧娟秀有力。
“景,今日总算初步稳定了劳工的情绪,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他们长期以来被欺压,心中早已筑起高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我很累,也很想你……”
信笺上,墨迹晕染开来,如同她此刻复杂的心情。
虽然劳工们的情绪有所好转,但运河的修缮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陆瑶望着地图上蜿蜒的河道,眉头紧锁。
她想起一个熟悉河道情况的船夫——周船夫。
“来人,”陆瑶放下笔,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查查周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