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论金钱之道(1 / 2)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首页

刘文静指着前面:“您看那边,此时已经是戌时,渡口依然车水马龙。”

进入南区,李彦明显感觉到商业气息更浓。

虽然因为刚下完雨,地面泥泞很多,走路不方便,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热情。

白天托运货物的牛车和骡车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装扮精美的马车。

这个时候,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学生士人,又或者达官显贵,都会出来活动活动,欣赏夜景和灯光。

这番景象,与采取宵禁的魏国梁京截然不同。

李彦抬头看着眼前的牌匾:栖云阁。

栖云阁是江宁最大的楼阁,坐落在秦淮河畔,是江南文人雅士栖息之地。

甚至也有许多北人慕名而来,在此留下无数诗篇。

此时秦淮河上,船如梭,衣如云。

许多人从渡口登岸后,直接进入栖云阁中。

里面时不时传来欢呼声。

“那边是?”李彦指着隔壁,隔壁许多人在排队。

“排队买书。”刘文静嘿嘿笑道。

“买什么书?”

“买陛下写的《国家市场经济》这本书。”

李彦更是好奇起来,这不是出来溜达都不知道,自己的书这么畅销!

“大晚上还排队买?”

“陛下可能还不知道您的书多受欢迎,江宁印刷坊每日印刷出来后,便被各书店一抢而光,甚至许多人开始抄录。”

李彦心中忍不住诧异,问道:“买的都是什么人?”

“江宁大学的学生、民间的士人、吏员,还有一些识字的年轻人,官员肯定是必须人手一本的,看不看就不知道了。”

李彦点了点头,转念一想,倒也释怀,皇帝写的书,那肯定是关乎治国大方向的。

这事在过去,那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知道,现在皇帝把治国的想法都写出来印刷成册发下来。

肯定得买回去!

不读的买回去装逼。

读的买回去仔细研究,看能不能抓住机会。

他们未必是真的认可书中的内容。

不过李彦很快就发现,那些买书的人转身进入了栖云阁。

刘文静一板一眼地介绍着:“郎君,今晚江宁大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在里面论道,最近几大时政,有均田、银行、夏魏之战,商贸兴起,另外,您写的这本《国家市场经济》里面的知识,热议的人最多。为此,栖云阁还搞出了一个欢迎的榜单,他们简称热榜。”

“热榜?”李彦更加诧异。

看来自己这个穿越者,只需要把一些最重要的东西展示出来,其他的东西,自然而然会随着需求而出现。

连热榜这种信息分类都搞出来了,看来栖云阁的东家很会做买卖。

“栖云阁的东家是我们重要的线人。”刘文静在李彦耳边小声说道,“据她透露,每个月都会有许多可疑的人在栖云阁出现。”

李彦却没有再听刘文静多说,他走进去。

里面有四层,中间镂空,宽阔,下面中心是高台,顶层有藻井,雕梁画栋。

有一环又一环的烛灯整齐有序地排列,将一切照得明亮。

“郎君,这里人多眼杂,可能有不少魏国细作,我们小心一些。”

李彦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