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道听(1 / 2)天歌行首页

初春时节,地冻天寒。

白雪皑皑,万物俱籁。

驾车在前的白马打了个响鼻,喷出两股热气,青年抽了一鞭子,车轮骨碌碌碾过路上的薄冰。

车内的人摇摇晃晃的昏睡着,怀中的手炉热烘烘的,暖和着这一方天地。忽而,马车停下,眼前厚重的帘子被人掀开一道缝,寒风骤然从外头灌了进来。

方宁是被这一阵寒风惊醒,她打了个寒颤,抬眼才见探身进来的是在外面驾车的师兄。她赶忙示意沈昱去看还在酣睡的邵夫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之后便悄悄起身,将怀中的暖炉放在师叔手边,这才掀了帘子出去。

“师妹,我们随着你推演出的残页方位一路走,此时已经越过黄河进入秦地了,”沈昱手持地图,将他们如今所在的方位指给方宁看,“前面不远就是岐县了,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城中休整几日。”

据方宁从步天歌叙录推演,接下来缺少的那张残页应大致指向的是冀州直沽寨,因而如今一路北上。她从沈昱手中接过地图细看了一番,才发觉他们已经快走完北上的大半路程了。

她将地图还给沈昱:“如今天色未晚,就换我来驾车吧,师兄也进去去休息一下。晚间我们再找地方落脚。”

沈昱应了一声好,正要掀帘进去,却听闻远方传来杂乱的人声。

他手一顿,放下帘子,转头寻声望去,却见一路人马从旁边的大路上赶来。

“是什么人?”方宁警惕地摸向了袖间。

沈昱仔细听着他们言语,辨别出几个字来:“瞧着模样,应该是外地来的商贩。”

那一行显然也看到了他们,有领头模样的人拍马上前:“我们是从陇西来的盐商,敢问小兄弟是哪里人啊?”

沈昱远远朝他们作了一揖,进而佯作失落之态:“在下本冀州人,沈姓,与族中阿叔在南边做生意。近日闻得家中丧讯,才与阿叔和舍妹一道北上奔丧。”

那人见沈昱言辞恳切,且二人衣着朴素,便信了七七八八。

“节哀啊,”他闻言叹息一声,抱拳自我介绍道,“粗人姓范,单字一个况。略长你们几岁,你们唤我范大哥就是。行路罔罔不可知,你们人少,不如与我们同行?”

车轱辘在聊天声中慢慢重新转动起来。

“我们此番从陇西而来,要往岐县中去,用这些货物换点食盐回来,”范况拍拍身后的沉甸甸的货物说到,“你们跟了我们是好事,不然等下过了那边的山头,怕是要遇上土匪呢!”

“土匪?此话怎讲?”沈昱微微皱眉。

“你们人生地不熟的,所以不知道,那边山头过去离岐县不远就是一处盐卤地,原来是为官家的所有,可不知何时竟来了一窝土匪,将那块地强行占为己有。无论谁来都得交翻了倍的盐税!”范况显然对此事有满腹牢骚要发,得了这话才痛痛快快地说了出来,“这岐县的盐啊,真是一年比一年高了!”

身后不知是谁呸了一声,附和道:“可不单是盐呢,过路的商贩被他们见着了可是也要雁过拔毛的!”

“竟然还有这种事?官家不管吗?”方宁好奇地问道。

“官家?哼,我可听人说,这土匪后面指不定就是那个官家呢!”那人对此话嗤之以鼻,“那群土匪的首领可是个女人,谁知道她哪里来的这种手腕?”

“马三家的!说话把着点关,”范况对那人呵斥了一声,转而挠挠头对方宁二人道,“那群土匪的首领秦香不是什么好应付的家伙,她心狠手辣,狡诈多疑,而且睚眦必报,凡是得罪过她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等过了那座山头,你们也要小心行事,千万别被她盯上了。”

寒风刺骨,从耳畔呼啸而过。方宁闻言收敛起脸上的从容,望着眼前白茫茫的萧瑟一片,神色凝重起来。沈昱此时也如临大敌,却听到马车里的邵无涯正唤自己,于是赶忙掀帘子进去把事说给邵夫子听。

天上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越过覆雪的山头,一行人不出所料地遇上了拦路的土匪,幸而有熟门熟路的范况作保,他们才有惊无险地走了过去。

此后,还有一队从盐卤地出来的运盐队伍与他们同行。好在几队人相安无事。直到进了城,方宁几人才与范况一行人分开。

因为马三家的那句话,入了城,方宁不由留意了一番与他们一同进城的那支运盐的队伍,却见他们七拐八扭了几条街后,径直往一户人家的大院后面去了。

“嗯?”她用手肘捅了捅沈昱,“你看那是哪户人家?”

沈昱随她一道尾随在运盐队后面,听罢此言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座宅院:“看样子像是哪个官员的宅邸。”

宅院的前门挂着“温府”字样的牌匾,几番打听之下,三人得知这是岐县主薄温闲州的府邸。

跟在最后的邵夫子捻了捻长须,见他们忙前忙后好一会儿,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不如我们三人分头行动,这样得来消息也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