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2 / 2)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首页

面对提问,郭林科解释道:

“现阶段讨论数量还过早,因为这取决于舰船研发和海军对未来驱逐舰的规划。不同吨位的舰船对雷达尺寸有不同的要求,影响组件的数量。”

他接着说:“如果按照4x4米的阵面计算,使用双极硅组件大约会有3500-4000个,升级到砷化镓-双极硅混合器件后,可能增加到约5000个。

不过,实际数量还会受到封装、散热等工程问题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增长。”

当被问及雷达的技术水平时,郭林科表示,根据目前设定的性能指标,346型至少与漂亮国正在研发的宙斯盾系统基线7版本相当。

虽然存在半导体和计算机芯片性能上的差距,但这已经让在场的海军军官们感到振奋不已。

毕竟,去年服役的最新舰艇岛城号,在防空能力上还不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查尔斯·亚当斯级。

而现在,他们即将拥有一套可以媲美新一代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防空系统。

这种进步,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突然得知自己原来是富二代一样惊喜。

最后,杨良玉询问海之星系统的定型和样机制造时间表,期待着这一先进雷达系统的早日问世。

提问的人显然对这些细节是头一回听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颤抖。

“根据最初规划,大约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定型。”

郭林科迅速回应道。他随即看向对面的许宁,略作迟疑后补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时间可能会再缩短几年。”

在回忆起与许宁共事的经历时,郭林科心中暗想,要是许宁能参与进来,或许只需四五年就能达成目标。

不过,这取决于试验舰的交付进度以及改装、原型机制造等不可压缩的时间段。

但他清楚,这样的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而许宁也正忙于航空工业的工作,无法全心投入这个项目。

“十年……”

即便理智上接受这是个合理的时间框架——漂亮国开发宙斯盾系统用了更久的时间。

但想到刚刚描绘的美好愿景现在却要等十年才能实现,难免让人感到一丝失落。

杨良玉也有同感。

于是他提出一个折衷方案:

“如果我们暂时采用较为简单的技术,比如使用无源相控阵天线,是否可以加快研发速度,让部队更快用上装备?”

这种思路在场的人都不陌生: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然而,郭林科摇了摇头:“不行,我们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路径,转向无源相控阵反而会分散我们的研发力量。

而且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基础部件的制造,比如复合材料箱体、铝蜂窝夹芯板和铝合金横隔板的制造,还有大直径紧固件的铆接工艺。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还未能攻克的问题。”

他还提到反射面板所需的特制铝合金板材,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拼焊方案都面临重重困难。

“这些问题远超出了加班加点所能解决的范畴,涉及到复杂的工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