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1 / 2)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首页

杨良玉环视了一圈会议室,然后轻轻点头,示意大家开始发言。

作为东道主的沈强首先打破了沉默:“从最近运8j海上警戒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这种飞机由于只配备了前向雷达,在对空探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其大面积的盲区使得敌方飞机容易避开侦测,同时它的雷达针对海面舰艇优化,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有限。

因此,为了增强我们的防空监视能力,我们需要真正的预警指挥机。”

一提到预警机,许宁立刻振作起来。

显然,杨良玉今天的到来就是为了将前线部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聚集在一起,直接了解一线的需求。

“关于预警机项目,电科集团已经在推进中。我们计划双管齐下:

一方面继续按照原定协议推进圆环工程,另一方面争取启动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中型预警机项目,以此来实现高低搭配并分散风险。”

“中型预警机……”

许宁的话引起了杨良玉的兴趣:“这个项目的进展如何?有没有预计的时间表?”

“我们正在审批过程中,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下半年应该可以立项。

至于时间表,2到3年内首飞是可行的目标,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甚至可以考虑将其纳入9910工程。”

许宁的回答显然击中了海军的需求点。

杨良玉微微点头,似乎认可了这一说法,而他的秘书则在笔记本上迅速记录着要点。

这时,一位军衔稍低的军官补充说:“当两艘现代级驱逐舰加入后,我们的水面舰艇防空能力会有所提升。

但是,与提康德罗加级、金刚级或基洛夫级这样的区域防空舰相比,我们仍然有明显的差距。

我们的短板在于缺乏高性能搜索雷达、快速反应导弹发射系统以及集中的防空指挥系统。特别是雷达,对于防空作战来说至关重要。”

这番话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实际上,防空系统的核心无非是指挥、雷达和导弹三要素。

而现代级驱逐舰,尽管对当前的华夏海军而言已是宝贵的资产;

但其研发初衷并非高端战斗,装备的系统和技术也相对简单,无法与那些顶级战舰相提并论。

“我记得,电科集团14所应该在搞一个海基相控阵雷达的项目吧?”

杨良玉在讨论到海军舰艇防空时,向郭林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身为高层,杨良玉自然知道这些项目的轮廓,但具体进展却未必了如指掌,除非是自己直接负责的重点项目。

郭林科显然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向他所在的电科集团,愣了一下后,随即点头确认:

“确实有这个项目,我们内部称之为‘海之星’,型号暂定为346型。

目前还在技术预研阶段,由周万幸所长负责。技术路线已确定采用有源相控阵;

T/R组件先用双极硅元器件,未来若能实现国产或稳定进口砷化镓,则会考虑使用混合器件。”

‘海之星’是14所当前最优先的项目之一,尽管郭林科现在不直接参与,但他仍了解一些基本参数。

“至于T/R组件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