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城内,郑家栋迅速组织兵力,布设防线。他深知,农民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确保兴安的安全。
“各位将士,农民军已经入蜀,我们必须严阵以待。”郑家栋站在城墙上,对着士兵们大声说道,“我们要坚守阵地,绝不让敌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士兵们齐声响应,士气高昂。郑家栋看着眼前这群忠诚的战士,心中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在密切关注着农民军的动向。他不断派出探子,收集情报,以便及时调整战略。
---
到了2月初,左良玉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四川夔州府太平县。这里的山峦起伏,江水环绕,地势极为险要。左良玉站在一座高地上,俯瞰着脚下的山谷,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贺人龙跟在左良玉身边,神色有些不安。他低声问道:“大帅,我操,你不去兴安,不怕杨治罪吗?”
左良玉转头看向贺人龙,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和自信。他缓缓说道:“贺将军,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如今局势瞬息万变,我们不能被一纸命令束缚手脚。再说,凭入川的秦兵和本地的川兵,灭得了张献忠吗?”
贺人龙闻言,微微一愣,旋即点了点头。他明白左良玉的意思,张献忠的势力不容小觑,单靠秦兵和川兵,确实难以取胜。左良玉接着说道:“你放心,只要我们能取得大捷,老杨还会夸我呢。他不会不知道,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灵活应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贺人龙点了点头,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看向远处的山峦,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配合左良玉的行动,共同对抗张献忠。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上高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左帅,紧急军情,我们的探子发现张献忠的老营了!”
左良玉和贺人龙闻言,都是一震。左良玉迅速问道:“在哪里?具体情况如何?”
探子连忙回答:“张献忠的老营位于前方二十里的山谷中,周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不过,我们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兵力部署,大约有五千余人。”
左良玉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进攻张献忠的老营。贺将军,你带一支精锐部队,先行探路,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轻敌。”
贺人龙领命,转身离去,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明白,这次行动关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
左良玉则站在高地上,望着前方的山谷,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战略。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场硬仗,但只要能一举击溃张献忠,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能赢得杨嗣昌的信任和支持。
“张献忠,你逃不掉的。”左良玉在心中默默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
崇祯十三年九月,正值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时节。张献忠正忙于在蜀地与左良玉的对峙,中原明军的主力也被牵制于此。李自成趁此机会,率部进入了浔阳山区,这里山势险峻,林木茂密,是理想的藏身之所。
李自成待人接物总是显得平易近人。他骑在一匹健壮的马背上,缓缓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身边跟着几位亲信将领。他的目光扫过四周,心中充满了感慨。这片山区虽然荒凉,但却隐藏着无数的希望和机遇。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嘈杂声。李自成勒住马缰,示意众人停下。几名士兵快步上前,不久后回报道:“大王,前面有一支小股农民军,似乎是在等待救援。”
李自成微微一笑,温声道:“一起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一处开阔地带,只见一群衣衫褴褛、面带疲惫的农民军正聚集在此。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见到李自成,连忙上前施礼:“末将马超远,见过大王。我们这支部队原本在陕西活动,后来被明军追击,一路逃到此地,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庇护。”
李自成下马,走上前去,温和地拍了拍马超远的肩膀:“马将军,辛苦了。你们都是我的兄弟,我会照顾好大家的。”
马超远感激涕零,连忙跪下谢恩。李自成扶起他,吩咐手下分发食物和衣物,安抚这些疲惫不堪的士兵。很快,浔阳山区的其他小股农民军也纷纷前来投奔,李自成一一接纳,将他们编入自己的队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军表达了想要返回陕西老家的愿望。
李自成环视一周,温和地开口道:“诸位,如今我们虽然暂时安顿下来,但很多兄弟依然心系陕西。他们想回家乡,重建家园,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陕西现在我们不能回去。”
一位年轻将领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大王,陕西是我们起义的起点,也是我们的根。如果兄弟们愿意回去,我们应该全力支持他们。我们可以先派出一支先遣队,探明情况,再做进一步的安排。”
另一位年长的将领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王,陕西虽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的形势。明军主力虽然被张献忠牵制,但一旦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可能会陷入困境。不如先在浔阳山区站稳脚跟,再图长远。”
李自成沉思片刻,最终决定:“两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这样吧,我们先派遣一支先遣队,由马超远率领,前往陕西探查情况。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在这里的防御,确保安全。等先遣队归来,我们再做最后的决定。”
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
崇祯十三年九月,秋风凌冽,黄叶纷飞。李自成站在浔阳山区的山顶上,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思绪万千。张献忠在蜀地与左良玉的对峙,使得中原明军的主力被牵制,这给了李自成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张献忠这个老滑头吸引了明军主力,自己绝不能错过这个良机。因此,他决定不返回陕西,而是向明军防备薄弱且灾荒严重的河南发展,吸收饥民入伍,壮大农民军的实力。
一天夜里,李自成在营帐中召集了马超远等主要将领,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营帐内烛光摇曳,气氛略显紧张。
“各位兄弟,”李自成温和地开口道,“我们目前的形势非常有利。张献忠吸引了明军主力,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向河南发展。河南地区灾荒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正是我们吸收新兵、壮大实力的好时机。”
马超远听后,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大王,我们很多人都来自陕西,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那里受苦。如果我们离开,他们怎么办?”
李自成理解马超远的顾虑,他轻轻拍了拍马超远的肩膀,温声道:“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陕西的情况我们暂时无能为力。只有先壮大自己,才有能力解救更多的百姓。”
尽管李自成说得诚恳,但马超远和其他一些将领依然心存疑虑。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回到陕西,与家乡的亲人团聚。李自成见状,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强求,只是温和地说道:“兄弟们,我尊重大家的选择。愿意随我走的,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不愿意继续跟我走的,我也不会勉强。大家各自选择,但请记住,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是兄弟。”
几天后,马超远等人带着一部分士兵离开了李自成的队伍,踏上了返回陕西的路途。李自成站在山头,目送他们离去,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无奈。但他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收编,李自成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数千人,完全有能力不再继续躲躲藏藏。他下令全军整装待发,准备向河南进发。
临行前,李自成再次召集剩下的将领,鼓舞士气:“兄弟们,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河南的百姓需要我们,我们的未来也在那里。!”
众将士被李自成的鼓舞所感染,士气高昂,纷纷高呼:“愿随大王,共赴河南!”
---
崇祯十三年十月,秋风渐凉,黄土高原上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李自成站在河南边境的一座小山上,俯瞰着这片灾荒肆虐的土地。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目光转移到河南,收编河南各地的农民军。与李自成这些职业的农民军不同,河南的农民军是由纯饥民组成的武装力量,他们因饥饿和贫困被迫拿起武器,战斗力虽不如陕西三边的农民军,但人数众多,潜力巨大。
李自成深知,河南的灾荒已经持续了多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这片土地上的饥民,一旦得到合适的引导和组织,将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而此时,张献忠和左五营等陕西三边出身的农民军主力,正与明军主力在其他地方激战,这给了李自成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天清晨,李自成在营帐中召集了主要将领,商讨收编河南农民军的计划。营帐内,烛光摇曳,气氛庄重。
“各位兄弟,”李自成温和地开口道,“我们目前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数千人,河南的饥民武装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人数众多,潜力巨大。如果我们能够成功收编他们,不仅能够壮大自己的力量,还能解救更多的百姓。”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自成继续说道:“河南的饥民武装与我们不同,他们是纯饥民组成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我们可以通过耐心的教导和合理的组织,将他们培养成一支强大的力量。”
李自成的话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众将领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士气高涨。他接着布置具体的任务:“刘宗敏,你负责与河南各地的饥民武装首领接触,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争取他们的信任。李过,你负责组织后勤,确保我们在河南的行动有足够的物资支持。其他人,各司其职,做好准备工作。”
将领们领命而去,李自成则亲自率队前往河南各地,与当地的饥民武装首领会面。他以温和的态度和真诚的话语,赢得了这些首领的信任。许多饥民首领被李自成的诚意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李自成的队伍。
在河南的一个小镇上,李自成与一位名叫张大勇的饥民首领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张大勇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因为灾荒和赋税的重压,不得不带领乡亲们拿起武器。他对李自成的温和态度和坚定信念感到敬佩,最终决定率领手下加入李自成的队伍。
“李将军,”张大勇感激地说道,“您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还愿意帮助我们,我们愿意跟随您,共同对抗明军,解救更多的百姓。”
李自成微笑着点了点头,温声道:“张兄弟,感谢你们的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自成成功收编了河南多地的饥民武装,兵力迅速壮大。这些新加入的饥民虽然缺乏战斗经验,但在李自成及其将领们的耐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李自成深知,陕西三边的农民军主力,如张献忠和左五营,都是由顶尖将领和老兵组成,战术水平已达到明军顶级精锐水平。这些农民军主力大多来自陕西三边,即今天的陕甘宁地区,这一地区自起义以来一直有造反传统,是明朝眼中的最大威胁。然而,李自成相信,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训练,河南的饥民武装也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