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b12李自成-寄人篱下(1 / 2)大顺皇帝,李自成首页

---

李自成性格温和,但他的威望和战绩使他在陕西农民军中拥有极高的地位。无论是战绩还是明朝政府的畏惧程度,都远比那些转战湖广、河南的农民军强。他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不仅能够迅速击败敌人,还能尽量减少无辜百姓的伤亡。这种既勇猛又仁慈的形象,让他在军中和民间都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尊敬。

因此,即使是与李自成关系最好的罗汝才,也对李自成心存忌惮,防备之情溢于言表。罗汝才虽然与李自成并肩作战多年,深知李自成的温柔和仁慈,但在李自成面前,他总是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每次与李自成商讨军务时,罗汝才都会格外小心,生怕自己的言语或行为触犯了这位温和而强大的盟主。他常常私下对亲信说:“李大哥虽温柔,但其威严不容小觑。我们在他面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更不用说像张献忠这样一向以狡猾、油滑、残暴著称的人物了。张献忠虽然表面上与李自成合作,内心却始终不敢轻视李自成的实力和影响力。他深知李自成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深受军心民心,一旦翻脸,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张献忠在与李自成交往时,总是表现得格外谦恭,甚至有些卑躬屈膝。每次见到李自成,张献忠都会主动示好,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行为。他常常在心中告诫自己:“李自成不是普通的对手,他不仅有实力,更有智慧和仁慈。与他打交道,必须慎之又慎。”

正是这种对李自成的敬畏和防备,使得罗汝才和张献忠在与李自成交往时,都表现得格外谨慎和小心。尽管李自成性格温和,但他的威望和实力,让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结果就是在张献忠的带头下,李自成再度受到了排挤。张献忠一向以狡猾、油滑、残暴著称,他利用自己在农民军中的影响力,不断煽动其他将领对李自成的不满。尽管李自成性格温柔,待人宽厚,但他的威望和战绩依然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张献忠暗中散布关于李自成的各种谣言,挑拨离间,最终成功地让许多将领对李自成产生了怀疑和猜忌。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不得不选择再度出走陕西。他带着少数忠诚的部下,悄悄离开了驻地,希望能够暂时避开这场风波。然而,刚到陕西不久,李自成就被当地的明军发现。明军得知李自成的到来后,立即组织兵力进行围剿。李自成无奈之下,只能带领部下继续逃亡,最终逃回了郧阳。

回到郧阳后,李自成本以为可以暂时安顿下来,重新整顿队伍。然而,张献忠和罗汝才并没有停止对他的排挤。张献忠继续在背后煽风点火,而罗汝才虽然表面与李自成关系较好,但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也不得不站在张献忠一边,以免被卷入更大的漩涡。两人联手,不断向其他将领施压,要求将李自成赶出农民军的核心圈。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自成感到十分无奈和痛苦。他本性温柔,不愿与同僚发生冲突,但现实的残酷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最终,李自成决定率领自己的部下再度往南行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重新开始。他们一路南下,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夷陵附近。

在夷陵,李自成暂时找到了一片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他开始着手整顿队伍,安抚人心,希望能够在这里重新崛起。

明军首领杨世昌收到军情报告,报告上写道:“穷凶极恶的老贼闯将李自成率千余贼寇在夷陵山区出没。”

杨世昌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他不是被孙传廷追杀的都生死不明了吗?怎么还有千人?”

副将刘成回答道:“一千人多为老弱病残,里面还有一些富人。而且全是步兵,一个骑兵都没有。别看李闯名气大,但现在估计襄阳的精锐都不用出动,让湖北的楚兵去剿匪,都能弄死他。”

杨世昌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楚兵连葛卓武营都剿不掉,搞得葛卓武营的贼人都流窜到河南了。楚兵确实靠不住。不过襄阳的左、陈、孙大将需要围剿张献忠和罗汝才,要打李自成,还得靠楚兵了。”

副将刘成见杨世昌面露犹豫,劝说道:“大人,楚兵虽然不甚可靠,但总比放任李自成再次壮大要好。我们可以再调一些援兵,以确保万无一失。”

杨世昌点了点头,但心中仍有些不安:“不行,我心里虚得很,我不放心楚兵。给我准备笔墨,我要带调一支沅州的援兵,分湖南湖北两路,围剿李自成。”

刘成立刻吩咐手下准备笔墨,杨世昌提笔疾书,迅速拟好调兵文书。他在文中详细说明了当前的局势和李自成的状况,强调了楚兵的不可靠性,并请求沅州的援兵迅速增援。

写完后,杨世昌将文书交给信使,嘱咐道:“速速将此文书送往沅州,务必尽快调集援兵,分湖南湖北两路,合围夷陵山区,务必捉拿李自成。”

信使领命而去,杨世昌长舒一口气,心中稍感踏实。但他知道,这场围剿李自成的行动,绝不会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李自成虽处境艰难,但其威名犹存,手下也多有忠心之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亲自坐镇指挥,确保每一步都稳妥进行。

结果杨世昌接到了上报。报告中提到,李自成的部下连骑兵都没有,只有一群衣衫褴褛的残兵,人数还不满一千人。杨世昌听后,心中不禁轻视起来,暗自思忖:“李自成昔日威风凛凛,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真是天意弄人。”

副将刘成在一旁提醒道:“大人,虽然李自成的兵力薄弱,但他的性格温和,手下士兵对他忠心耿耿。一旦被逼急了,恐怕他们会拼死抵抗。”

杨世昌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李自成虽然性格温和,但如今他已陷入绝境。没有骑兵,只有这些老弱病残,如何能抵挡得了我们的大军?”

刘成见杨世昌态度坚决,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点头。

杨世昌继续分析道:“左良玉、陈泓半以及三营投降明军的农民军,都是我军的精锐,不能轻易调动。毕竟,我们还要防备张献忠和罗汝才,他们才是更大的威胁。”

想到这里,杨世昌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传令广西巡抚方孔炤,调集广西本土的楚兵;同时通知两广总督陈奇猷,调集湖南的援兵。两路兵马合力,务必消灭李自成。”

副将刘成立刻吩咐手下准备笔墨,杨世昌提笔疾书,迅速拟好调兵文书。他在文中详细说明了当前的局势和李自成的状况,强调了楚兵和湖南援兵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尽快集结,前往夷陵山区围剿李自成。

写完后,杨世昌将文书交给信使,嘱咐道:“速速将此文书送往广西和湖南,务必尽快调集援兵,合围夷陵山区,务必捉拿李自成。”

信使领命而去,杨世昌长舒一口气,心中稍感踏实。但他也知道,李自成虽然处境艰难,但其温和的性格和手下士兵的忠诚,可能会让他在绝境中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密切关注战局,随时准备调整策略。

杨嗣昌认为,楚兵和沅兵虽然对付张献忠和罗汝才需要数万人马,但对付李自成这1000多缺乏武器装备的残兵应该绰绰有余。他心中暗自盘算,只要这两路兵马能够迅速集结,李自成的末日就不远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偶然事件,使得杨嗣昌的计划出现了巨大的变数。

首先,楚兵在调集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由于连日暴雨,道路泥泞不堪,许多士兵和辎重车难以行进。加上沿途地方官吏的推诿拖延,楚兵的行军速度大大减慢,远远未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与此同时,沅兵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湖南境内突发了一场严重的疫病,许多士兵染病倒下,战斗力大打折扣。即使勉强出发,士气也极为低落,行军速度同样缓慢。

就在杨嗣昌焦急等待援兵的同时,郧阳防线的局势突然恶化。张献忠和罗汝才虽然曾经结盟,但张献忠的野心逐渐显露,开始在联军内部占据了主导地位。张献忠不仅在军事上独断专行,还常常克扣罗汝才部下的粮饷,导致罗汝才的部下怨声载道。

罗汝才感到在防线周围继续混下去,只能忍受张献忠吃肉他喝汤的局面,心中愈发不满。一天夜里,罗汝才召集亲信商议,最终决定离开郧阳防线,另寻新的根据地。

“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被张献忠吞并。”罗汝才沉声道,“与其在这里受气,不如另谋出路。”

亲信们纷纷表示赞同,纷纷建议寻找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安营扎寨。罗汝才点头同意,当即下令全军撤退,秘密离开了郧阳防线。

这一变故让杨嗣昌措手不及。原本指望罗汝才能够牵制张献忠,现在却失去了这一重要的力量。更糟糕的是,张献忠得知罗汝才离开后,立即加强了对明军的攻势,使得郧阳防线岌岌可危。

杨嗣昌心中焦急万分,但又无可奈何。他意识到,局势已经变得异常复杂,不仅李自成的威胁未除,张献忠的势力也在迅速扩张。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杨嗣昌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有太多的犹豫。

在这连串的意外事件中,杨嗣昌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他只能祈祷,楚兵和沅兵能够尽快赶到,为他解围。

李自成南下后,局势变得更加复杂。罗汝才见状,心生一计,决定联合其他农民军头领,共同对付明军。他迅速联系了惠登相、王光恩、潘云祥等几位农民军的重要首领,向他们提出了联手的建议。

“李自成南下,明军必然全力追击。如果我们能趁此机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明军,或许能取得更大的胜利。”罗汝才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道。

惠登相、王光恩、潘云祥等人听后,纷纷点头赞同。他们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与明军抗衡,但如果联合起来,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几人迅速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行动。

不久后,罗汝才率领自己的部队,与惠登相、王光恩、潘云祥等人的部队汇合,组成了一支数万人的农民军大军。这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李自成的方向开进,准备与李自成会合,共同对抗明军。

与此同时,楚兵正在紧张地准备南下,准备对付李自成。他们接到的情报显示,李自成的部队只剩下不足一千的老弱残兵,战斗力极弱。楚兵的将领们信心满满,认为这次行动将会是一场轻松的胜利。

“区区一千多人,我们数万人马,对付他们绰绰有余。”楚兵的主将赵某在战前会议上豪言壮语,“只要我们迅速行动,一定能将李自成一举歼灭。”

然而,楚兵的将领们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并不是李自成那不足一千的老弱残兵,而是由罗汝才、惠登相、王光恩、潘云祥等多位农民军头领联合组成的数万人的大军。这些农民军士气高昂,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就在楚兵准备出发的前一天,一位密探匆匆赶回营地,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报告将军,前方有数万农民军正向李自成的方向开进,可能是罗汝才、惠登相等人的部队。”

赵某听后,脸色骤变,急忙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但此时,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楚兵的大部分部队已经出发,无法及时召回。

“这情况太突然了,我们必须立即调整战略。”赵某沉声道,“传令各部,加强戒备,准备迎战数万农民军。”

然而,为时已晚。楚兵的前锋部队已经与农民军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原本信心满满的楚兵,面对数万农民军的猛烈进攻,很快陷入了被动。战场上的局势迅速逆转,楚兵的士气也开始动摇。

--

李自成虽然性格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却有着果敢决断的一面。楚兵副将杨世恩和罗安邦带领着两股农民军紧追不舍,终于在兴山县香油坪追上了李自成的部队。李自成的部队此时已经疲惫不堪,人数也大大减少,但李自成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就在杨世恩和罗安邦准备发动攻击时,突然间,四周山林中传来了阵阵号角声,紧接着,罗汝才、惠登相、裴云翔、王光恩率领的上万农民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将楚兵副将杨世恩和罗安邦的部队彻底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