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含热泪,掩面痛哭,声音嘶哑地呼喊着冤屈。
他们目送着孙氏家族两百七十三人奔赴刑场,那场面极为悲壮,仿佛是在送别一群无畏的英雄走向未知的归途。
这一天,潇湘的天空仿佛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悲苦,大雨倾盆而下,如注的雨水似乎在为孙家哭泣。
天空乌云密布,厚重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深秋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潇湘的山河,仿佛在诉说着命运的不公和世道的悲凉。
可怜的孙氏一族满门忠烈,他们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信念,却没有战死在抗元的沙场,而是冤死在了大宋朝廷的屠刀之下。
他们没有牺牲在抗击外敌入侵的前线,却被自己所忠诚的朝廷无情地杀害。
山河为之悲恸,大地为之颤抖。民愤如汹涌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涌起。
然而,那些穷苦百姓又能怎样呢?
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为国家纳税,为朝廷劳作,却终究在朝廷的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草民。
朝廷吸食着百姓的血汗,却不顾百姓的死活。在这样的统治下,腐朽的宋王朝失去江山,实在是必然的结局。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大宋朝廷在数百年的皇权统治中,从未真正关心过百姓的疾苦。
那些奸臣贼子鱼肉百姓,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将国家的财富据为己有。
忠臣良将如岳飞,为了保卫国家,浴血奋战,却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这样的朝廷,如何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如何能保住江山社稷?
讲到这里,黄大仙的声音变得沙哑而沉重,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不禁要问一个问题,既然孙氏三族 273人,全部被朝廷以谋反罪诛杀,那么为何孙良还活着?他不是在那 273人当中吗?”
黄大仙的目光扫过众人,眼中充满了疑问和深深的思索。
诸位仔细想想,这究竟是为何?这当中又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为何明明在名单之列的孙良却不在行刑人群当中?究竟是谁替他赴死?
又是哪个孩子如此大义凛然,将自己的生命送上刑场,顶替了年仅 10岁的孙良?
那么这个问题暂且搁置一旁,因为马面大人所解救的那一个人,还未抵达现场,也就是说那位见证这场悲壮壮举的人,待他来到现场时,让他亲口告知各位,想必从他口中说出会更具说服力。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竟然如此慷慨大义,也就是说当时的孙良被人调包了,另一个 10岁的孩子替他赴死。
这便是后来孙良抗击蒙古入侵的深层动机,并非为了保全大宋王朝,而是为了报蒙古人的杀父之仇,同时他对大宋王朝也是恨之入骨,这种恨深入骨髓。
因此,当王照义军起兵抗元,旨在解救大宋朝廷的亡国危机时,他没有丝毫的认同感。反而是想尽办法诛杀王照,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此。
现在,诸位明白了吗?那么,能说孙良是坏人吗?能说他是不忠不义之人吗?能说他杀王照就是坏人吗?
不能,这期间不仅有韩湘玉的原因,更多的是他自己对朝廷的深仇大恨,他痛恨一切为这个腐败朝廷效力之人。
假如当时王照抗击蒙古人,不是为了拯救大宋江山于水火,而是单纯抗击蒙古、保护百姓,不为朝廷卖命,那么孙良断然不会为一个女子去追杀王照。
为何王照起兵之前,孙良不去追杀他?
而当王照被朝廷招安之后,孙良丢下自己的抗元军队去追杀王照,最后却死在了张谋士与苏悦菲联合设计的阴谋里。
所以说,孙良的死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不甘。
黄大仙前辈感慨万千地说道:“当我发现这段故事的时候,心情无比压抑和沉重。我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讲述这一段过往,此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立场不同。我们不能断言孙良就是坏人,不能说他是奸臣。
从事实来看,他英勇无畏地抗击蒙古鞑靼,身为儿子为父报仇也在情理之中。
说他没有家国大义,可他起兵抗元又善待百姓。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极为压抑。不知诸位作何感想,我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酸楚,这难以诉说的意难平,如巨石压在心头,令我喘不过气。
我同情孙良,也为孙良的离世深感遗憾,一代枭雄,一位勇猛无敌的抗元大将,竟死于自己人之手,实在是令人遗憾啊!
诸位是否也感到遗憾?反正我满心皆是遗憾,满心皆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