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纪纲,饬法度......”
“生逢盛世,立当有为......”
......
翰林的诵读之声回荡在殿内,众皇子皇女自幼得名师教导,引章据典文采策论自是不差,虽然同两榜进士有差距,但也都文采斐然且充满少年锐气,意在为国进取。众多大臣均是帝国重臣学识渊博,自然能评定文章的好坏,只是每听一句面上似是都要多上几分愁绪。
约莫半个时辰后大殿内诵读之声已停,众翰林躬身退去,陈承洪的声音再次响起:“各位爱卿都说说。”
殿内众多大臣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手,哪怕是茅厕的草纸都能口若悬河的谈论上一番,只不过此刻却都陷入了沉寂。
似是见无人回应,陈承洪点名道:“孙爱卿,你先说。”孙思佳,出身寒门,大晋开国以来第一位三元及第,不及加冠先帝便将女儿临川公主许配给了他,现任大理寺卿。能在乡试、会试、殿试连得三元自是能够体现其文采,不惑之年得大理寺卿从三品位列九卿,亦可见其荣宠。
只见殿内一位身着绯袍,年过不惑却依然俊朗飘逸,虽有些苍老但仍能看出几分当年的风姿,其出列应道:“陛下,我朝开国四十余载,国力强盛,当继续与民生息,则我大晋国势将如排山倒海一般席卷天下....”
孙思佳话音一落见礼转身归位,陈承洪转头看向众大臣还未等说些什么,便见有中书舍人姜堰出列道:“陛下,当前国朝北狄虎视眈眈,西羌仍不太平,南蛮蠢蠢欲动,当强兵齐甲,加以讨抚,加恩威于四方......”
二人一番所答非所问的对答,似是说了什么又似什么都没说,却也有一番态度在。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除了出列躬身的身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又仿佛等待什么。
陈承洪见此说到:“今日请诸卿来,是为众皇子皇女考教做评议的,怎么众卿要么闭口不言,开口闭口都是国朝政事,搞得朕似是逼迫你们一样。”
只见中书令李冉出列,呵斥姜堰退下,姜堰也不做声,转身回班。李冉转身答道:“陛下,众臣都是国之栋梁,您的臣子,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望陛下宽恕。”
陈承洪道:“众卿皆是腹有锦绣、国之栋梁,平日佐理朝政也得圆满,今日要么讷讷不言,要么答非所问。也罢,众卿既然难以决断,既无下者亦无上,众皇子年满十二者皆分于各部行走,皇女满十岁者皆至内廷,协助皇后佐理宫内事务。今天就到这吧,都散了。”
说罢起身朝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