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部堂(1 / 2)1500年后的世界首页

京城的二月,过完年的京城已经恢复到往日的繁华。各地人等都开始云集于此。

东华门外,赴京公干的官员、东南来的商贾把周围的大小客栈住的满满的。通州驿,进京的漕船沿着运河络绎不绝的往京城所需的各种货物。江南的行商也开始陆续抵京。带来各种货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好的不好的消息。

商贾,永远是消息最灵通的群体。

这几日陈修才在萧主事的引荐下,拜访了两浙在朝中的大佬。算是混了各脸熟,搭上了几句话。本来打算借两浙会馆的名头宴请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了。倒是那日去拜见内阁学士赵老爷,赵老爷对陈修才很是欣赏,聊了一盏茶的闲话。

陈修才记得赵老爷语重心长的尊尊教导:“若成大事,选人用人是第一要义。”

陈修才深知其中的道理。

这次拓边,要寻一些知边事的人才能成行。

这日在兵部值房,陈修才从职方司库房调借来了大量的关于东北的舆图地理沿革史料。这些尘封在库房里的资料,有的还是开国时候的记录。按照朝廷规制,三年需要更新信息。他翻看了从国朝初年到现在的资料,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换句话说,这些人就是照抄原始版,没有一点更新。

承平日久,这些关于武备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去关注的。更不会有人在意。三十年前,有人还烧了太宗朝出使西洋的《番国志》。先帝知道了,也只能干生气。

那几包茶叶送的有用。职方司的员外郎给他搜罗出一些从未示人的东西。太宗朝太监巡视极东所记录的,本朝极东就在永宁寺那里。想要搜罗再多,也找不到一丝点的记录了。

陈修才不禁有些感叹,前人功绩,湮灭于历史之中,等后人去发现的时候,已经了无踪迹。甚是可悲啊。

兵部正堂,吴尚书反复翻看着陈修才的条陈。

“要兵丁一千?马匹五百?可度支一年之粮饷?”吴尚书呵声问道:“这年轻人胃口不小啊。”

“属下也是这么觉得。”李大人赶紧接话。“这费用人马,可设立一个千户所了。”

“张侍郎,你议如何?”吴尚书转头问向坐在右边的微胖官员。

张侍郎接过条陈,浏览了一下,送回到尚书桌案前。

“下官以为,这费用没有先例,无法拨付啊。于理于法度都无从依照。”他言语不轻不重,随即问向李主事:“李郎中,你在部有快十几年了,可有先例可循?”

“下官以为,陈佥事的条陈所列,是否传他来当面询问原委之后,两位大人再做决断?”李郎中这回答跟没有回答一样。

“也好,传陈佥事。”

书办赶紧带着差役急趋出堂,往陈修才值房而去。

不一刻,陈修才赶到大堂。

“属下参见部堂大人,侍郎大人。”陈修才跪下行礼。

吴尚书指着案桌上的条陈问道:“你所报的数目,有何缘由,说给本部堂与侍郎大人听听。”

“部堂容禀。”陈修才站起身来。

他这几日翻看档案,知道太宗朝太监巡视东北,所带兵丁有两千之多。现在东北情势如何,不得而知,按照估计,至少要带一千人马方可应对各种突发事情。当年他父亲随宁夏经略相公西出哈密,五千人马才勉强弹压住哈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