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城外后,现场遗留的马蹄印与杂乱的足迹映入眼帘。
颜末俯身细察,心中迅速评估局势。
随后,薛万彻亦至,分析道:“颜大人,迹象表明东突厥人仍在周边区域活动,我们需采取谨慎措施。”
颜末颔首,指示道:“薛将军,即刻加强防御部署,确保无懈可击,同时派遣精锐斥候探查东突厥人的具体动向,务必掌握其行踪。”
薛万彻领命:“末将领命,即刻执行。”
返回城中,颜末继续督导士兵协助民众,维护秩序。
夜幕降临,原州城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颜末与薛万彻于临时军帐内,就后续行动进行深入探讨。
颜末凝视地图,分析道:“自夏州经代州至云州,虽路途艰险,却为我军速达东突厥腹地之捷径。夏州之挫,不可成为退缩之由。”
薛万彻赞同,并提出疑问:“然则,如何有效抵御东突厥之突袭?”
颜末沉思后,部署道:“增设斥候,强化情报获取,预知敌情。全军需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行军途中,保持紧密编队,确保部队安全无虞。”
薛万彻应声道:“遵命。”
正当二人筹划之际,一名士兵急入帐内,急报:“颜大人,薛将军,城外发现小股东突厥骑兵游弋。”
颜末与薛万彻迅速交换眼神,随即起身。
颜末果断决策:“薛将军,即刻率部出城探查,务必谨慎行事。一旦发现敌有进攻意图,立即返回禀报。”
薛万彻领命,率队疾驰而出。
颜末则立于城头,密切关注城外动态。
不久,薛万彻归来,带回最新情报。
颜末与薛万彻再次对视。
薛万彻面容严峻,沉声道:“颜大人,据观察,东突厥骑兵似有侦察我军虚实之意。其兵力虽寡,行动却异常迅捷。”
颜末眉头紧锁,分析道:“此迹象表明,东突厥已察觉我军动向。当务之急,需歼灭这股敌军。”
随即,他向身后的百夫长们下达指令:“第一、二、三队正面迎敌,第四、五队自左翼迂回,第六队则负责右翼包抄。”
薛万彻领命,应声答道:“末将领命。”
其余百夫长亦齐声回应:“遵命!”
颜末屹立于城垣之上,冷静部署。
他洞察到东突厥骑兵虽勇猛,却缺乏有效协同与指挥。
于是,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剩余兵力结成方阵,以长枪为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同时,薛万彻率精锐骑兵侧翼突袭,成功扰乱了敌军的阵脚。
在大唐将士的顽强抗击下,东突厥骑兵阵型大乱,最终全军覆没。
胜利的喜讯传来,士兵们欢呼雀跃,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当颜末站在战场上,看着尸体横卧、硝烟弥漫、月色清冷的场景,他的内心涌起了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他曾在现代社会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置身于如此残酷的战场。
史书上描述,只有文字和冰冷的数字。
至于画面,只能脑补。
此刻,颜末的身体微微颤抖,心跳如擂鼓般急促。
恐惧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然而,理智告诉他,他是这支队伍的统领,不能怕,更不能后退。
他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恐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战斗的硝烟刚刚散去,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在士兵们心间沉淀。
颜末转头看向薛万彻,面色凝重,问道:“薛将军,此次一战,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薛万彻的神情十分肃穆,他微微低下头,沉声道:“颜大人,我军此次阵亡五十多人,重伤二十多人,轻伤愈百人。”
颜末闻言,心中一阵沉痛。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或躺着、或被搀扶着的受伤士兵,以及再也无法站起来的烈士遗体。
这就是真实的战场!
颜末缓缓开口说道,“召集城中能动的青壮年轻,将阵亡士兵的遗体和重伤士兵送到泾州。”
他又补充道:“拿一些银两和干粮作为报酬,分给参与运送的青壮年。”
薛万彻抱拳道:“遵命。”
颜末重新扫视战场,乌鸦啼鸣,寒风骤起,一切似乎归于平静。
次日清晨,颜末与薛万彻率两千精锐,毅然北上,目标直指代州。
相较于夏州,代州局势稍显乐观,但颜末并未选择停留休整,仅作短暂补给后,便继续向北恒州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