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2章 节帅高见(1 / 2)归义非唐首页

第302章 节帅高见

“呜呜呜——”

皑皑雪山间,伴随着号角声吹响,昔年河陇争霸的双雄也宣告落幕。

没卢氏的尚婢婢于咸通二年腊月初二病故,其长子尚摩鄢为诸将拥戴为主。

作为贵族,尚婢婢的安葬采用墓葬,墓室修建于烈山,陪葬的金银珠宝虽然不多,却足够华贵。

在高原上,能以耳顺的年纪病故,已经算是高寿了。

正因如此,尚摩鄢与尚摩曳虽然难受,却依旧接受了现实。

随着安葬结束,尚摩鄢返回了金川城,并召来了尚摩曳。

“阿哥……”

尚摩曳走入殿中,对主位的尚摩鄢抱胸行礼。

望着三十八岁的尚摩曳,刚满四十岁的尚摩鄢也满意颔首道:

“我们拿下了道邬城和打箭炉,现在阿爸走了,我想派人去道邬城西北修建一座城池,为这座城池取名为康城。”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康城的主人,康城方圆五百里,都是你的牧场。”

“我会调一千精骑作为你的护卫,再将道邬城和打箭炉的奴隶都划归到康城,作为你的子民。”

“等康城修建好,你就去康城享福吧。”

尚摩鄢对尚摩曳交代着,可尚摩曳闻言却攥紧拳头道:“阿哥,我不想分家。”

“哈哈……”尚摩鄢以为尚摩曳是舍不得自己,笑着说道:

“你和我都有了自己的家人,是时候分家了,不要和孩子一样。”

眼见尚摩鄢不懂,尚摩曳忍不住道:“阿哥,您现在是多康六岗六十万众的头人,手下有三万大军。”

“那刘继隆不过是河陇三十万之主,兵马不过四万,难道你……”

“住嘴!!!”

尚摩鄢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喝止了尚摩曳大放厥词的行为。

“三十万众,那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

“如今的河陇,远比多康六岗还要强大。”

“刘继隆能用三千兵马横扫河陇群雄,他就能用四万大军横扫多康六岗。”

“我能占据多康六岗,不是因为我雄才大略,而是因为有刘继隆在身后扶持我。”

“我曾经向神明发誓,此生不背叛刘继隆。”

“如果你要挑拨我和他的关系,那你现在就离开金川,我会把道邬城给你,康城也不用修建了!”

尚摩鄢黑着脸说出这一切,这让尚摩曳接受不了:“您难道甘心受一个汉奴驱使吗?!”

“南边的蛮子不是要和我们联盟对付大唐吗?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直接对……”

“他不是汉奴,多康六岗也没有汉奴!”

尚摩鄢打断了他的话,并且不再想回应他,直截了当的对门口兵卒示意道:

“他喝醉了,把他带下去!”

“是……”

几名兵卒走入殿内,做出手势请尚摩曳离去。

尚摩曳拳头攥紧,但最终还是听话离开了宫殿。

在他被带下去之后,尚摩鄢眉头紧锁,他预感到了尚摩曳与自己的理念不合,但没想到他竟然敢当面和自己叫嚣。

他不忍心杀掉这个家伙,毕竟他们是兄弟。

但他很清楚,如果尚摩曳的这些话传到刘继隆耳中,那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思前想后,尚摩鄢决定开春后便派人去修建康城,将尚摩曳驱逐到康城,不再管他的生死。

至于尚摩曳的这些话,他也写在了信中,令人将信件送往了陇右。

刘继隆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却已经是新年元日的时候了。

“噼里啪啦……”

狄道城内的爆竹声偶尔作响,刘继隆则是坐在主位,手拿尚摩鄢的书信。

对于尚婢婢去世的消息,刘继隆只能感叹故人终将老去。

但对于大礼拉拢尚摩鄢的行为,以及尚摩曳不满自己控制多康六岗的行为,他则是沉思了起来。

他早就料到随着尚摩鄢逐渐强大,他麾下会有不少人反对成为陇右的附属。

如今尚摩鄢统一多康六岗,这实力甚至能和逻些城的那些吐蕃王族叫嚣,更别提自己这“小小”陇右了。

“节帅,这尚摩曳不老实,要不要让尚摩曳……”

坐在左首位的张昶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刘继隆闻言轻笑:“不必担心。”

“尚摩鄢虽然掌握了多康六岗,但如今的多康六岗还很脆弱。”

“别的不提,单说如今多康六岗六十万众的口粮便有三成来自我们。”

“如果我们不卖粮给他们,他们就必须要东进劫掠西川,亦或者与我们为敌。”

“且不提尚摩鄢那厮能否击败崔铉,即便击败,但西川崔铉的身后还有东川的高骈。”

尚摩鄢的本领,刘继隆十分清楚,他不可能是高骈的对手。

刚刚凝聚起来的多康六岗,必须用连战连捷的捷报来凝聚人心。

一旦经历大败或陷入僵持,多康六岗便会渐渐分裂。

这些事情,尚婢婢在去世前,肯定与尚摩鄢聊过。

因此摆在尚摩鄢面前最好的道路,依旧是依附陇右这条路。

刘继隆也没有猜错,尚婢婢死前确实与尚摩鄢谈过多康六岗的未来。

尚摩鄢不是没有派人打探过西川和大礼的情况,但西川和大礼的粮价,都因为战争而飙涨。

哪怕如今双方已经在前线僵持住,但后方的粮价依旧是一天一个价。

一只羊卖往陇右能换二百斤粮食,但贩往西川只能换一百五十斤粮食,贩往大礼则是一百七十斤粮食。

从中也能看出,依附陇右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正因如此,尚摩鄢才会如此急于向刘继隆表现自己。

他想要创建一个由没卢家族统治的新王朝,就需要刘继隆的支持,更需要陇右的物资。

正如明清两朝以茶叶控制雪区一般,如今的刘继隆也在以粮食来控制多康六岗。

随着高原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差,刘继隆日后也能效仿明清,以茶叶控制整个高原雪域。

思绪间,刘继隆将书信放在桌上,目光看向张昶:

“这些日子里,关内道和京畿道、剑南道、山南西道各有什么变化?”

“倒是没有什么变化,秦陇的李承勋和朔方的张直方都是土鸡瓦犬之流,兵马操训远不如高骈坐镇秦陇时期。”

“山南西道的卢钧根本不管事,山南西道今年逃入陇右一万余口,口马贩卖进入陇右近两万口。”

“倒是崔铉募兵三万后,上个月的逃民果然变少了。”

“之前几个月都有六七千人,上个月只有不到三千人。”

张昶这么说着,同时也诧异道:“另外这厮倒是沉得住气,进入西川那么久了,竟然还没来找我们买马。”

“恐怕是钱粮不足。”刘继隆轻笑,张昶尴尬道:

“西川数百万口百姓,应该不至于钱粮不足吧……”

“你想简单了。”刘继隆摇摇头,对张昶解释说道:

“唐廷刨除河朔三镇后,理应有四千余万百姓在缴纳赋税,可为何唐廷只能收不到两千万贯赋税,便把百姓逼得倾家荡产?”

“别忘记都察院查的是什么……”

他提醒了张昶,张昶这才反应过来:“您是说朝廷的那些官吏都在贪腐?”

“嗯,这不是什么秘密,你若用些心,也能探查到。”

刘继隆无奈看着张昶,不免提醒道:“不要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睡觉,多和外面的人沟通才能知道天下事。”

张昶这几年确实有些躺平,因此被刘继隆提醒后,他也不免有些脸红。

眼见他如此,刘继隆也继续解释道:“朝廷用来收税的许多吏员根本没有俸禄,所以他们通过盘剥百姓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两千万贯是他们交上去的赋税,私下还有没交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