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邵平道:“这座小城一枪就能打穿,没必要使用狙击枪了,队长你的精准步枪给我吧,不用多带子弹,一个弹匣的子弹就可以!”
何铭秋:“我也一样,一支步枪一个弹匣就好!”
李承明点点头,于是战术问题就这样敲定了。
之前梁子城提出建议,枪弹这些由李承明统一保管,要用时再按实际需要分发步枪和子弹!
这个提议获得了突击队员的一致同意。
于是突击队员们除了留下自己的手枪和一个弹匣的子弹,其他的子弹和步枪都交给李承明保管。
梁子城的深层用意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同时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提议,所以没有人反对。
甚至几名突击队员还提议要将手枪也一并交给李承明保管,但被李承明拒绝了。
这事不能太过,突击队员们总得给自己留下防身的武器。
事情定下了来后,陈邵平和何铭秋两人总要有一个人做拍板决定的。
李承明直接指定道:“陈邵平作为这次的主将,有事情你们商量着来,意见统一时,听何铭秋的,意见不统一时,听陈邵平的,意见分歧太大时,传讯给我,我帮你们做决定,听到没有?”
陈邵平:“是!”
何铭秋:“听到了,是!”
做出决定后,陈邵平跟何铭秋决定宜早不宜迟。
当天点兵,明天就携带五天的粮草,凌晨出发,下午攻城!
为了保险起见,两人还带走了骑兵连。
骑兵连的训练初见成效,能进行初步的砍杀了,对付步兵没有多大的问题。
本来李承明不想让他们带走骑兵连的,但考虑到陈邵平跟何铭秋是第一次带兵出征,为了多一重保险,就答应让他们带走骑兵连了。
李承明还叫他们拿下玉山城后赶紧让骑兵连回来,李承明另有大用。
第二天...
凌晨早早的起锅烧饭,吃完早饭后陈邵平跟何铭秋带兵往玉山城而去。
信州府城到玉山县城大约五十公里,朝发午至。
由于两座城池都在信江边上,地势平坦,所以这次行军并没有什么难度,很快在中午前就抵达玉山城外。
陈邵平派出四个连队分别堵住四个城门。
何铭秋见手下的将士还精力充沛,建议陈邵平兵贵神速,马上攻城!
但陈邵平说运送大炮的将士太过劳累,需要休整两三个小时,等众人吃完午饭再攻城!
两人意见不统一,陈邵平也不愿轻易动用最后决定权,于是争论了起来。
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架起大炮先开两炮震慑城内,然后休整两个小时后再攻城!
于是在离玉山城城墙两百多米外垒砌了个简易炮台。
兴复军架上大炮后,开了一炮,声响巨大,但没有打中城墙。
炮兵打算调整炮位,继续开炮。
但没想到的是这时城墙上竖起了白旗,然后城门被打开了。
玉山县城投降了!